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朱又红:中国足球不胜史(下)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14日 14:23 体育沙龙网友

  之三:战术体系两极分化

  中国就像中国足球朝秦暮楚的发展思路、把两个极端搅到一块一样,中国足球这些年来尽走极端。要么对教练不放心 ,不肯放权,要么就把一切大权都赋予教练,自己一旁乘凉。

  97年十强赛上,中国足协不知是出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深思熟虑还是为了让更多的教练分担责任,充 当替罪羊,居然破天荒地排出了一个10个组成的庞大教练组。这倒好,今天打451,明天打352,后天打541, 你 说上谁就上谁,不说谁不行就不让你上,反正人多力量大,试来试去,连一个基本的阵型和战术安排都没有,最后试得一踏糊 涂,梦断金州。不知足协领导是否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臭皮匠越多,出的主意也会越馊、越臭,毕竟没有一个诸葛亮式的统帅 ,没有一个高水平的主教练啊。

  不知是出于对十强赛超级教练班子的反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中国足协一下子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请来国际 足联高级讲师霍顿之后,居然对他产生了超乎寻常的信赖,任由这位固执的主儿墨守成规,葬送了中国足球的大好前程。九强 赛还没有结束,赛前欲到悉尼拿奖牌的中国队便被提前扫地出门,中国队和巴林队用一把轿子提前把韩国队送到了悉尼。

  耐人寻味的是,实力相当的中韩足球本世纪斗了近20年,居然以中国队的一败再败、鲜有胜绩而告终,你能不奇怪 吗?!

  平心而论,本届韩国国奥队实力是该国近几届来相对较弱的,而中国国奥队却是以几年前从巴西留学归来的健力宝少 年队主力为班底组建的,实力是中国近几年来最强的。彼消此长,却依然是逢韩不胜,这局面确实让亿万狂热的中国球迷十分 失望和尴尬。

  这次的失败,显然不能再以中国足球决策层在前年亚洲十强赛失利后抛出的“二流论”来作为注解。那么,原因在哪 呢?

  依笔者之见,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中国足协和主教练在对足球的变与不变的把握上出现了教条式的偏差,战术安排 又从每战必变发展到了一味墨守成规所致。

  中国国奥队成立近两年来,在霍顿保守思想的统治下,采取了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不论是参加 邀请赛、小组赛、热身赛还是九强赛,也不论对手实力的强弱、阵型和战术特点,中国队的战术、阵形、人员都一成不变,场 场以绝对主力上场,就连换人方式也如出一辙。这样一来,不仅自家的底牌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毫无“奇兵”可言,也出现 了“杀鸡用牛刀”或者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不仅消磨了队员的斗志,毁掉了队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 拉大了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差距。虽然霍顿多次声称将根据队员的表现、状态选人用人,实战中死板的用兵原则却并没有使他的 的诺言兑现。

  其实,在10.17韩巴之战后,中国队就被彻底逼上了绝路, 只有战胜韩国队,中国队才能像主教练霍顿所说的 那样继续“活着”。而战而胜之的诀窍,显然是出奇制胜,攻其不备。然而,死板、固执、教条的霍顿,却没有认识到出奇兵 带来的胜机,而是继续领着中国队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铁了心儿往墙上撞,尽管被撞得头破血流,却照撞不误──吃亏 的可是中国足球!可悲的是,我们的足协在此关键时刻不仅没有当即立断,而是一味放权,让实战水平十分低下的霍顿一意孤 行,终于葬送了中国足球的世纪梦想。

  而中国队的死对头韩国队,却在老谋深算的主教练许丁茂的率领下,场场变阵,场场排出不同的阵容,比赛中也能根 据战局的发展及时变阵,结果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对手在不断地变招,不断地寻求最优组合,以寻找中国队软肋。而中国队却 犹如江郎才尽一般,一成不变,守株待兔,焉有不落入韩国队预先设置好的“陷阱”之理?!失招失先机,任由中国队员有多 狠,依然逃不脱逢韩必败的厄运。至于客场战巴林,中国队早已面目全非,结果被巴林队踢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场面惨不 忍睹。盖均为不善奇变所致。

  足球比赛犹如两军对垒,不仅要讲实力,更要讲计谋。军事上也好,球场上也罢,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而其诀 窍都在于一个“变”字。所谓“兵者,诡道也。”被古今中外历代兵家奉为圭臬的《孙子兵法》,其精髓就在于一个“变”字 。“诡”就是计,就是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在于“变”。如何“变”法,孙子说得非常透彻:“三军之众,可使必 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用兵打仗,要使其一旦遭受敌人进攻而不致失败,必须依靠“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 奇胜”。意思非常明白,要以正兵挡敌,以奇兵制胜。所谓“正”者,是指正面的、常规的、直接的战法。所谓“奇”者,是 指侧面的、非常规的、间接的战法。从来没有以不变应万变而取得成功的先例。此届中国队有的是“正”的家底,缺的就是“ 奇”的“变”数。

  今年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曼联与拜仁之战可谓现代足球史上以变取胜的经典之战。曼联队在以0:1落后的情况下 ,大胆变阵,在最后时刻连扳两球,反败为胜。其借鉴意义非同小可:善于变招者喜尝胜绩,墨守成规者独吞苦果。这是屡试 不爽的规律。中国足球为什么总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事实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影响足球比赛的变数很多很多,岂能因循守旧,一成一变?主教练霍顿在中国足 协的支持下固执己见,不用“诡道”,不变招,不变阵,而是场场炒现饭,一条死路走到底,不败才怪呢。

  变则通,止则滞。变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一种扬弃,也是一种升华。变要冒一定的风险,需要非凡的胆识,尤其需 要有坚强的自信。不敢变,说明了自己信心不足;不善变,则说明主帅能力的欠缺,球队能力的不足。然而,也正是因为奇变 产生的巨大风险,才使得足球赛场风云更加变幻莫测,足球的魅力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四平八稳的球队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 。没有人愿意掏了腰包去看那种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毫无激情的足球比赛。

  大江歌罢掉头东,世纪梦想又成空。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种辩证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梦想终究会要破灭的。不 善奇变之道,“恐韩症”的痊愈只好等到下个世纪了!

  转眼之间,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又将拉开战幕。倘若足协仍然执迷不悟,继续重用霍顿,那么,新世纪中国足球 的希望必将破灭,中国足球将永无出头之日,唯望中国足协切记,切记!

  之四:精神状态松懈疲沓

  ──兼为“逢韩不胜”的中国足球号脉

  尽管历届国字号球队从教练到队员都不承认自己恐韩,却从无胜绩。尽管中国足协说中国队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 ,可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信心不足。

  当中韩上海之战以平局告终时,中国足球的世纪梦想便宣告即将破灭;而当巴林队在主场把中国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 草也付之一炬时,中国足球便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霍顿要带国奥队到悉尼去拿奖牌的誓言和亚洲足球中国第一、韩国第二 、日本第三的论断,转眼之间便成为了球迷和足球界人士沉重的笑料。

  深秋时节冷纷纷,望断悉尼欲断魂。以此来形容万般伤感和无奈的球迷,恐怕一点也不为过。虽然我们早就预料到了 这个让人心碎的结果,但毕竟当这个结果成为现实时,我们还是一万个不情愿,心中有着一万个为什么。

  还是当一回阿Q吧。你想,就算赢了韩国,胜了巴林,又能说明中国足球取得了质的飞跃吗?虽然可以暂时一俊遮百 丑,但若真到了悉尼,必会怒馅。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中国足球队不就因吃了几个大鸭蛋而被国际足联定性为“最没有进取 心的球队”吗?

  虽说中国足球的尴尬不是主教练一人惹的祸,但霍顿却难辞其咎。早就说霍顿不行,行家、媒体对霍顿的能力提出了 质疑,但这些都被有着国际足联高级讲师头衔的霍顿的嘴功所掩盖。霍顿的死板、固执无疑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因素,不过 ,归根结底,却是足协的决策失误和管理落伍而导致的失败。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依然是逢韩不胜,依然是阴沟翻船,依然是早早地就提前出局,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埋三怨 四了,还是直面惨淡的现实,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为中国足球把把奄奄一息的脉搏吧。

  中国男足与韩国人斗了近20年,依然没有摆脱逢韩不胜的历史。熟谙国情的土产教练不行,于是请来了洋教练── 施大爷,拉大爷,霍大爷,不管他们开出的“药方”有多高明,但结果并无二致,谁也没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作为旁观者,施拉普耐开出的药方是给队员灌输“豹子精神”,一来就给队员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招数曾经让 国产教练笑掉了大牙。你想啊,咱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搞得还少吗?要你来班门弄斧,岂有此理!说不得,主教练的大权只好分 散,你一边凉着去吧!

  拉德的中国之行过于短暂,还没有开出药方,就被“逼宫”成了“顾问”,大权被自认为水平并不比外国教练差的国 产教练给夺走了。

  相比之下,霍顿这位高级讲师就幸运得多了。凭着当讲师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他迅速得到了中国足协的高度信任, 连郝海东、范志毅、张玉宁这等“酷哥”也被他彻底征服了。心里是不是真的服,咱可说不上,嘴上倒是服贴得很的。尽管张 玉宁曾经在《足球之夜》中对霍顿的平行站位、整体打法并不真正理解,但嘴上还是挺认帐的:“他的战术思想咱也没去仔细 琢磨,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呗。( 据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

  大权在握的霍顿,开出的诊断书又是什么呢?“攻守平衡”。现代足球提倡攻守平衡,这个道理普通球迷都懂,只是 怎么去贯彻实施,学问就大了。但实战检验的结果,霍顿体现的依然是嘴功,不过是马稷纸上谈兵式的空头理论,并没有真正 成为扭转中国足球战局的武器。不仅防没防住,攻也攻不上去。尽管有时场面上很好看,但只要稍一打盹,球便丢了。四场比 赛进三球,丢四球,攻守倒也差不多平衡了。

  显然,霍顿并没有给多灾多难的中国足球号准脉,他的水平不仅不足以让中国的国字号球队产生质的飞跃,就连他多 次许下的“是结束恐韩症的时候了,要给球迷一个惊喜”的诺言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尽管足协似乎铁了心要让他带队再去 冲击2002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球迷们倒是早就寒了心,不抱任何希望了。

  那么,中国足球逢韩不胜的死结到底在哪呢?

  不妨来听听“恐韩症”的制造者们──集当事人与旁观者身份于一身的韩国教头是怎么说的。

  崔殷哲、金正南、车范根、李章洙、许丁茂,这些胜利者都曾在不同的场合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尽管说法各不相同, 但他们的立论却如出一辙──中国球员不具备韩国球员所特有的“精神力”。车范根委婉地指出,这种精神力是球员意志、品 质、文化、道德、技术、纪律等方方面面的总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并断言两国球员的这种差距在短期内无法缩小。 许丁茂更是放言,双方的差距是20年!这些说法或许带有某种偏见,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致胜法宝,就是我们的 软肋,就是解开逢韩不胜死结的钥匙。

  客观地讲,中国队与韩国队在足球技术、意识、配合、体力、战术等方面应该是不分伯仲的,没有一方占有明显优势 ,确实是一场实力接近、势均力敌的较量。既然双方整体实力旗鼓相当,而中国队却不明不白地接受了长达20年之久逢韩不 胜的耻辱,这局面能不尴尬?

  两军对垒,讲的是士气。“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历代兵家都强调一鼓作气。足球比赛也是这个道理。既然两 队同处一条水平线,就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既然在同一水平线上中国队近20年逢韩不胜,那么,只有一个结论:中 国队缺的是“勇”,也就是缺少韩国教头所沾沾自喜的那种“精神力”。

  “勇”也好,“精神力”也罢,其实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实质上是玩命的劲儿。

  日本人推崇所谓“武士道”精神,韩国人的“精神力”就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棒子功”。其实这些“精神力”都是 起源于中国的。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按毛主席很通俗却很透彻的讲法,就是“一不怕苦,二 不怕死”,可见中国人并不缺“精神力”。可惜,如今的球员荷包鼓了,名头响了,脾气大了,玩命的劲儿早就没了。人家见 了你就玩命儿,90分钟斗志高昂,一分一毫都没有松懈,而我们的队员呢?拼命的不是没有,但是不是都拼了呢?不见得。 就算你拼了89分钟,最后一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松懈,就很可能被对手趁虚而入,攻破城门了。中国队多少次“黑色X分钟” ,不就是这么来的吗?主场战韩国、客场战巴林的失球,就是放松了警惕,重蹈覆辙所致。就这一打盹的功夫,人家就捡了一 个漏,捧回一个金元宝,彻底粉碎了中国队的最后一次“生存”机会。

  当然,这种玩命并不是不讲科学的胡搅蛮缠,而是要脚、脑并用地去玩命。可我们的队员,能够用脑去玩命的又有几 人?在霍顿的调教下,一味蛮干,以己之短去攻彼之长,球在空中飞来飞去,却被对手一一化解于无形。不能用脑玩命,说明 我们的球员在意识、精神、文化、职业素养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自身素质本身就有缺陷,还不想玩命,不会玩命,恐 韩症自然越来越重,最后一线生机也就丧失了。

  俗话说,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耍横的,耍横的怕不要命的。在旗鼓相当的足球比赛中,胜利往往来自于更 凶猛一点的拼抢,更频繁一点的跑动,更主动一点的出脚,更隐蔽一点的传球,更顽强一点的攻防之中。只是这些是说来容易 做来难,在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和体力的巨大消耗之下,能够支撑球员不懈努力、奋勇向前,恐怕就只有“精神力”了。可惜, 身为主帅的霍顿自身就缺少这种“精神力”,中国足球又怎能有这种精神力?

  战胜“精神力”的办法有两种:要么是自己的实力大大超出讲“精神力”的对手,譬如法兰西世界杯上荷兰人大胜韩 国人的例子;或者二战时日本人挥舞着战刀耍“武士道”,被美国人的原子弹吓得屁滚尿流一般,“武士道”随之失效。要么 是以“精神力”对“精神力”,看谁更顽强,更敢玩命,更善于玩命,更善于打恶仗,这是双方实力相当时意志的大决斗,胜 利者往往是“勇”者。

  霍顿显然没有领会到这一层,他只会用对弱队热身赛那注水的胜利来树立队员的所谓信心,从来不敢与强手对垒,说 明他自己就缺乏这种“精神力”。他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条主义,本身就说明他对自己、对中国队缺乏信心,心理没底,怎敢 去冒险变阵?越是嘴上大话连篇,越能说明他的心虚。这一点,当年的施拉普耐似乎还要胜过霍顿。只是施大爷也好,霍顿也 罢,毕竟是世界不入流的教练,他们都无法把中国足球带上更高的层次。

  为今之计,请桑特拉奇或者科萨诺维奇来执掌国家队帅印,似乎是最理想的选择。南斯拉夫人近百年来所表现出来的 枭勇善战、顽强意志,已经在足球世界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足球的弱项,正是桑尼、科萨等人的强项,再加上他们丰富的执 教经验和世界公认的执教水平,由他们来带领中国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胜算要比霍顿大得多。

  言尽于此,只不知中国足球的决策者意下如何?




  相关报道:朱又红:中国足球不胜史(上)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体育沙龙网友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