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体坛明星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篮球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王智新:国奥热门话题的冷思考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4日 11:49 新民体育报

  “10·29”中国足球再次梦断申江。“霍顿该不该下课?霍顿会不会下课?”成为一场“韩流”过后,大街 小巷一个比流感还流行的热门话题。

  霍顿该不该下课

  这一直是个公说婆说各有理的悖论,然而简而言之,其核心不过是如何公正评价霍顿的水平。

  首先可以肯定,霍顿不是草包一个,他的水平得到了大部国奥队员和中方教练组的认同。这些队员都是国内各俱 乐部成员中的佼佼者,教练们也是汇集了中国足坛较为“精英”的一撮。他们对于中国教练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有较为清楚的体 会和认识,也更容易得出其水平与霍顿的真实对比。可以肯定,当这些人称霍顿“有水平”时,不会只是为了谋取主力地位或 给霍顿留下一个好印象(当然其中不能完全排除违心的成份)。不仅仅是国奥队成员,中国的许多成年球员,对于霍顿的整体 评价也是褒大于贬。如果据此给霍顿水平一个大体定位的话,他最起码要明显高于中国教练的平均水平。虽然有时霍顿表现出 的固执像戈壁滩的石头那样一文不值,但作为正牌的国际足联高级讲师,他绝对不会像我们的某些成人高考一样,靠作弊和给 阅卷老师的孩子解决入托问题换来“派司”的。

  其次可以肯定,霍顿也绝对不是诸葛孔明再世。他给本届国奥队带来的最大收益也许是在增强球员的自信心方面 。至于技战术水平方面,中国国奥队并无明显改进———他甚至没有将本届国奥队员的排列组合潜力充分挖掘出来。霍顿所谓 “领先世界潮流”的“442平行站位”及一系列的技战术套路,且不说是否过于僵化和简单,是不是适合本届国奥队员的特 点也让人疑窦丛生。至于他在排兵布阵上的固执、临场指挥的教条,更成为他的“致命伤”。从未执教过英格兰一流球队的霍 顿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更像一件身价不菲的古董,供在八仙桌上颇为显赫,但却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对于霍顿,也许这样评 价他更为公道:一流的头衔、二流的理论、三流的实践。

  综上所述,让“霍顿上课”不能说是个“虹桥事件”;但让“霍顿下课”绝不会成为当代“窦娥冤”。

  霍顿会不会下课

  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敢拿出我一年的工资来做赌注———霍顿肯定会下课— ——除非巴林队在汉城战胜韩国,让中国队坐免费飞机到悉尼。“教练上课———输球———教练下课”,这已经是中国足球 老黄历中不变的公式:输了球,球迷反应强烈,媒体攻势凶猛,不推出个“罪魁祸首”来砍首示众,怎能平民愤示公理?在这 种情况下,要么主教练负责任,要么中国足球的管理部门负责任。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丢掉个小卒 子保大车。何况霍顿即使中途下课,也一个美分都不少拿。

  仅仅“下课”这么简单吗

  这是一个似乎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搞足球工作仅仅是“换教练”那么简单吗?为什么,中国足球踢了这么多年 ,换掉了几乎所有可换的教练,最后终点还是回到起点呢?

  可以肯定的是,换一个更高明的教练绝对有助于中国队水平“量”的提高,但对于中国足球的“质”而言,你就 是把“世界十大名教头”绑在一起,也不能让中国队战胜巴西队。这样的可能不是不存在:如果换个教练,本届国奥队就能冲 出亚洲。但即便是那样,事实上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并未真正冲出亚洲。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了,如果只是换个教练就能搞 定的事,那他们早该到世界上拿名次去了。

  我个人认为,中国足球的症结所在是:每次中国足球失利后,最应该“下课”的人,依旧稳稳地坐在太师椅上“ 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个历史一再证明了的失败和无能的团体,却一直把持着中国足球的罗盘,那么其后中国足球就只能重 蹈覆辙,别无选择。至于霍顿这头“约翰牛”,不过是中国足坛旧体制祭坛上的又一牺牲品。

  割去个脂肪瘤,治不好中国足球部分肌体已扩散的癌症。有志于推动中国足球变革运动的同仁们,“霍顿下课还 是不下课”对于中国足球整体的进步,将不会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