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瑞是中国足坛十年不遇之才,我一直持这个观点,只不
过时机不成熟,不愿发表。其实本来想说他是二十年不遇之才,
恐生无谓之争议。中心意思就是张是极富天赋的选手,可遇不可
求,人才难得。
张效瑞的特点是进攻技术十分优秀:能控能突,能传能射,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突破过人的能力。进攻队员的控球突破方式多
种多样。其中张的主要优点是假动作过人,而且是微小的假动作,
富有暗示性,使得对方下意识地重心失位,瞬间失去干扰能力。
这种过人方式极为难得,对脚踝的力量、身体柔韧性要求极
高,同时不得不指出的是此乃天赋,并非苦练可成,瞬间动作完
全是下意识而为。所以圈内人士尤其是球员都非常推崇张的技术,
此所谓人才难得。
同时,这种过人方式极为过瘾,经常能紧贴防守队员的身体
突破,颇有移形换影的意思。
张的传球技术不用多说,甲A助攻7次,排名第一。射门这两
年大有进步变化,增加了不少刚猛,想必大家都对朝鲜一役中,
那脚怒射有印象。
张的技术特点决定他在禁区前沿的威胁能力极大,在密不透
风的中路只有张的突破方式才极为有效,一击致命。同时他的扯
动分球有助于拉开防守的空档,为同伴制造机会。
因此张效瑞的最佳位置就是现在泰达队的号码9号,进攻型
前卫,俗称前腰。
这种巴西风格的球员在国内足坛不是少见的问题,而是没有,
我认为二十年没见过能同张比肩的球员。我不相信中国踢球的少
年里没有这种苗子,问题是我们的选材机制过滤后,这种苗子无
法成活。原因可能是我们过于注重速度、力量,同时能控能突的
另一面是粘球,这个毛病在孩子身上很难得到解决。也许健力宝
留学巴西才为我们保住了张效瑞这罕见的球员。
许多人一致认为张的位置是前腰,这一点是霍顿执行的中场
平行站位442的不能兼容的。霍顿认为张并没有达到为他放弃平
行中场站位改为菱形中场站位的程度。另外霍顿对于张防守不力
颇有微辞。但这两年张的进步及可能有的舆论压力已使霍顿像对
张玉宁的使用一样开始正视张的价值,并列为超级替补。用兵布
阵上,教练更有决定权。霍顿目前强调的是理性稳健的足球,尤
其强调整体防守,猛抓这一点的直接利益就是中国队已坚决对弱
队说不,而且经常大比分胜出:对于强队也是颇有起色,不输两
球以上。因此就目前这个阶段而言,张不被重用,合乎情理。这
也正是善跑瘦弱的黄勇先发的原因。同时应该承认的是:张下半
场上场可能确实更有威胁。
张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
的程度。可是请记住,他只有21岁。
我虽然一直推崇张效瑞,但也基本倾向同意霍顿目前的使用
方式。但国奥小组赛及联赛的进展已使我得出另一个结论:晚用
不如早用,小用不如大用。
这里插一句话,应该感谢我们的联赛,它为年轻人提供了施
展的舞台。如果没有职业联赛张效瑞可能在退出国家队、失意国
奥队后就被淹没了。
这两年来,由于张的个人努力,技术稳步提高,防守趋于积
极,身体、作风逐渐硬朗,越来越大,尤其是京津一战中张的全
场表现及精彩绝伦的入球已使他成为泰达的核心。插一句话,金
指功不可没。这场球和这粒入球极有可能成为张的足球生涯中的
一个标识:真正走向成熟。
东亚球队风格基本一致:注重整体,强调速度。日本更强调
技术,韩国更强调快传与拼抢,目前我们的实力与之相比应当说
伯仲之间或许我们稍弱。看看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可知我们
必须比他们做的更好才有希望冲出亚洲后不致于灰头土脸而归。
有联赛做基础及更好的选材条件,必须提高球员、球队的技术含
量,同时融进我们民族灵巧敏捷的特点,才能在世界足坛获得一
席之地。
可以这么说,冲出亚洲也许不用张效瑞这种球员,但立足世
界则必须用好张效瑞这类球员。
大战在即,我们无意苛求霍顿改变其阵型设计、战术体系,
但无论国奥出线与否,国奥队或国家队都必须重铸阵型,重用张
效瑞。同时也希望霍顿与金志扬在张的使用上多多沟通,以期三
强赛发挥张的更大效用。破韩则更多胜算。
这个黑黝黝的天津小伙身上,真正孕育着中国足球明天的希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