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待的中日之战在中国球员最大限度的顽强抵抗和拼争中结束了。过程是激动人心的,结局是惨烈悲壮的,回味起来是无可奈何的。
米卢的指挥依然是成功的,他深知中日两国球员在技战术和意识上的差距(这也正是他曾只想与中国签约半年而后等待日本召唤的原因,他显然知道带日本队的风险要小得多),他制定了不在中场多纠缠,多以长传转移骚扰对方的战术,面对对方娴熟的脚法与蝶戏花丛般的轻灵,用防守上人数的优势与身高体力的长项给予抑制。他把双方的差距缩小了,使日本队遇到了开赛以来真正的挑战,并一度燃起了把日本队掀翻的希望之光。那些高大威猛勇敢的中国斗士一次次地把精巧聪明细腻的日本球员挡住,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壁垒使日本人感到异常棘手。但球场上的偶然性终归要比必然性孱弱得多,擅长破坏终归没有精于创造更富战斗力。当我们看到对方能在脚下进行十几次准确无误、寻找良机的传球时,我们的队员很难在紧逼中进行三脚以上的传球;对方组织起一轮轮很有章法和预谋的攻击时,我们只能靠单打独斗和门前的混乱觅得战果。这场气势如虹的对抗,终于以弱者的失败而告终。
这次失败固然令人惋惜,但细细思量,也未必是坏事。如果我们取胜,并且在决战中把沙特打败,我们会在前所未有的狂喜中掩盖了自身的不足,我们会认为身高和体能是征服亚洲的最大资本,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联赛是亚洲最成功的联赛,我们会总结出今天培养人才的道路是今后的楷模。2:3的结局把我们带回了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还给了我们反思和思考的空间。
亚洲杯给我们的强烈震撼是,当名波浩、高原直泰、森岛宽晃、稻本润一及沙特队独进韩国两球的梅沙尔以二十二三岁的年龄主宰了亚洲杯的时候,我们的老队员范志毅、李明、宿茂臻以及中生代球员申思、杨晨、吴承瑛等还在苦苦支撑,我们的新生代球员还没有可与以上球员比肩者,我们想在亚洲脱颖而出的道路还很漫长。
亚洲杯给我们再次敲起警钟,亚洲杯也给了我们自信,我们交了学费也有了收获。但愿:我们失去的是金光灿灿的亚洲杯,我们得到的却是更加珍贵的大力神杯出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