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笔者是个爱看球的小人物,是个从小在东北“吃高梁花儿看秧歌舞长大的土胚子”。如今互联网也到了俺们村,于是俺喜欢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也到网上来逛逛,目的是见识精英们的风采,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昨日也是如此,饱受陶冶了以后,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川中名记李承鹏的文章:《漂亮宝贝》,忙爱不释手地拜读了起来,要知道李大名记可是在俺心中如雷灌耳皓月当空啊!看罢后果真被刺激得激动不已,仿佛吃了只美丽的苍蝇;现将其精彩片断摘录给大家,以供同享: 李文曰:“我一直不喜欢李金羽在场上的各种做作造型,幸好他进球不多;我更不喜欢张玉宁竖起衣领阴沉着脸的模样,明明一“东北”生的孩子却一定要扮成“东京”来的酷哥,这样不真实。” “李铁:明明一土孩子,老戴一副窄边眼镜扮“酷”,还不断在场上吹那一撮长毛;又比如李金羽:明明一吃高梁花儿看秧歌舞长大大土胚子,赶着劲儿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末了还到处 “绝对大羽”,怎么看怎么像插了孔雀毛的芦花鸡。” “漂亮,就像一纸“VIP"标签,你可以把它贴在欧洲杯上熠熠生辉,也可以把它贴在一把夜壶上,怎么看怎么恶心。” 看罢,我由衷地感叹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佩服李大记者的“惊艳一枪”的功力非凡:在他的笔下去年还是记者笔下的“中国足球希望”的张玉宁、李金羽、辽小虎之辈,转眼就现出了他们的原形:原来是一堆“夜壶”都不屑为伍的垃圾,是一坨人人见之掩鼻的臭狗屎! 想李大记者一定很向往很“城市”的日本,并执着地认为只有“东京”人才有能“酷”的权力。有如此高明人种论的李名记的眼中,中国东北那片“农村”的土地上滋生的李金羽们自然是“土孩子”、“吃高梁花儿看秧歌舞长大大土胚子”、“在镜头前搔首弄姿”的“怎么看怎么像插了孔雀毛的芦花鸡”的人了。总之由““乡村教师长相”的“苟全性命于乱世”教练带领的“插了孔雀毛的芦花鸡”般的辽宁队挖个坑自已死了算了,免得让人家“惊艳一枪”“刺破了喉咙”。 我只是不明白李大名记为什么那么看不起农民,要知道他自己的祖先父辈也来自他所深深不齿的“乡村”。我也不明白作为体育记者的他到没到过改革开放后的沈阳,因为他认为从小在“南湖大院”的李金羽是“吃高梁花儿看秧歌舞长大大土胚子”。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欧洲的“VIP”可以贴在金杯上“熠熠生辉”,中国的“VIP”就得贴在“夜壶”上?我更不明白为什么张玉宁连“竖起衣领阴沉着脸”;李铁“老戴一副窄边眼镜,在场上吹那一撮长毛”的权力都没有了,不然的话就活得“不真实”。难道“真实”的中国球员就应该是身穿抿档裤,脚套大傻鞋,头顶高梁花,咧着大嘴笑的大傻冒? 我不想跟李名记争论李金羽以他22岁的年龄在中国足坛进了多少球,单说那让李名记那么不喜欢的大羽进球后的“姿势”在那个场合有什么不好?那只能激发队友们的斗志,增添对手的沮丧。而当时你们这些记者又是怎样评价大羽的姿势的?什么激情四溢,什么心理过硬,什么希望,什么未来之类的,怎么现在就如此让你们讨厌。真是什么也变不过名记铁嘴两张皮呀! 李大名记作为资深的体育记者应不该忘记自己的责任:“多一点善意的批评,少一点指责漫骂”,以如此可称得上“恶毒”的语汇对待还处在成长烦恼的青年球员,无论如何让人接受不了。是作热爱球员的诤友,还是作他们的敌人,球评家的立场对于象李承鹏这样的名记来说,“这是个问题”。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