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要闻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排协 | 篮球 | 风暴导航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中国球迷为何闹事?--思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5月30日 13:35 体育参考

  足球在中国这回可算是出大风头了,黑哨风波,球迷骚动,竟然惊动中央高层,建国以来除了“5.19事件”那一回,无出其右。然而,虽然将26家俱乐部的老总或者代言人悉数召到了京城训话,但是,足坛出乱子的大环境却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整治。没有一流的球队

  中国球迷有着非常严重而明显的双重人格,假如在座谈会上发言,到电视台直播节目,他侃侃而谈“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可是一到实战当中,就完全变成了“胜才爱你,败就骂你”,轻易就倒戈当叛徒,为客队站脚助威。在球迷之间也是这样,迎接客队助威团来时,他们说“天下球迷是一家”,把酒临风,其乐也融融。然而比赛结果一出来,只要主队败落,马上引发大战,瓶子乱飞,石头乱砸,起码那远道而来的大客车要裸着窗子回去。两地球迷之间真有讲道德信义的?春秋无义战,球迷之间概莫能外。

  外战内行的球迷部落回到本乡本土打起内战来也丝毫不含糊,最近发生的北京事件、深圳事件、青岛事件、厦门事件等等,都是由本地球迷闹起来的,他们以要求主帅下课为名,行发泄对败局不满之实。九八赛季迟尚斌率全兴队反攻金州之时,大连球迷懂球又懂礼,并未给客人任何难堪,那是因为主队已经在场上六度洞穿了人家的大门,夫复何言?转年春,徐根宝率队五场不开和,就只能宣布自己的归期。还是那拨球迷,那拨曾经欢呼徐根宝路线的铁杆拥趸,此刻喊的是“徐大马棒”或者“徐大草包”。

  有人说“中国没有一流的球队,但是有世界上一流的球迷”,这判断实在言过其实,基本上属于闭门造车的产物,因为发明者并没见过真正的一流球迷。充其量只能算是局部的真理,只在某一具体时刻正确。中国没有一流的球队,没有一流的球星,没有一流的联赛,哪来的一流球迷?梦里?球迷输不起?

  中国球迷屡屡惹事生非,有个显著的地域特征,是在本地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比如十强赛的可耻失败,九强赛最后输掉裤衩,这种似乎更有理由闹事的比赛打出来,我们的球迷唯有号啕大哭或者赤着上身在风中耸立的悲壮。哭过之后,洗洗睡吧,谁也没因此耽误了工作学习或者到国务院门口去请愿,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但是联赛就不一样了,一旦本队输球,他们就会自发地行动起来,摆事实,讲道理,为失败找到合理的解释,并要求解决问题。

  比如本赛季之初的国安队三连败,北京球迷认为所有麻烦皆因乔利奇这大水货没本事,三千怨恨在一身,最后集中爆发在京津之战的夜晚。想必老乔现在坐在贝尔格莱德的家里还心有余悸,那弹雨,那对待阶级敌人般的仇恨!球迷闹起来,带着很大的集体盲动意识,那时候谁也不想如何真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管老乔走了谁能接手这火烧眉毛的现实问题,只管闹。

  再如隆鑫队连胜之后连续又不开和,球迷认为都是官哨的错,于是也要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求俱乐部行动,跟中国足协及黑哨算总帐,另一方面万人空巷抢救市宝李章洙。而厦门球迷认为球队输球在于大迟放水,给廉胜必面子,自然也不答应,闹得事态日渐升级,发展成球迷与球员的暴力冲突。

  球迷闹事从表面上看可以有一万个理由,但是核心实质只有一个:即本队输了球。中国球迷输不起,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饱受失败痛苦煎敖的他们对胜利确实在渴求了。进一步讲这是由其初级阶段的整体水平决定的。球迷究竟闹什么?

  那么,是不是把球队战绩搞上去,把联赛杯赛组织好、打好,球迷就不闹了,天下就太平了,安定团结了呢?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比如去年红桃K队降组,刚开始球迷也闹,赶胡之刚下课,朱波带了几场,不灵,自己请辞了,又换来老科萨,还是不灵,但是球迷已经心死,闹都懒得闹了。前文所述十强赛九强赛失利,球迷之所以没闹事,也有这层理由在其中:在韩国队面前,谁敢看好中国队?恐不恐韩是一回事,能不能赢就是另一回事了。

  也就是说,只有该降组的公认弱队最终落败降级(组),球迷闹事的概率才会降至最低,才最符合安定团结的大局利益。可是足球比赛的最大魅力就是不确定性,如果一切顺理成章,则看台就必然空了,中国职业足球就必将退回到体工大队的时代去。

  从理论上讲,如果一支球队按实力不该降级(组),但是最终噩运却偏偏降临到它的头上,那么它一定是遭遇了小概率事件,比如恰巧有那么一位黑了良心的裁判吹飞了它理应到手的3分。然而现今中国足坛,人们普遍认为,不遭遇黑哨,才是小概率事件呢!作过俱乐部接待工作的都明白,假如你递上100万,裁判也收下了,但是第二天原封不动退回来,你的球队就输定了。不是你遇到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而是因为对手送了150万。

  整个行业已经被铜臭污染,这时候光讲“三老四严”、“三要三不要”能解决问题?解决不了裁判问题,就解决不了球队非正常输球以至降级(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球迷闹事问题。足协该如何治本?

  可是裁判们却又在叫屈,现在要在中国足坛找出一位没受过处罚的裁判比在《金瓶梅》里挑选一位贞女还困难。大家普遍反映这活儿没法干了,比如俞元聪最有理由上诉,他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却受到了几乎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惩处,仅仅是为了能让叫嚣要退出的万达队得到心理补偿。而那个烙饼裁判刘庆伟四度宣布进球结果,却比他幸运得多。双重标准源于足协的法随人异,你叫裁判们还怎么干下去?

  一方面,是球队投诉裁判乱判;

  一方面,是裁判抱怨球队乱告。

  治乱世用重典,要的是足协的决心与勇气,甚至需要一些霸气。看中南对抗赛,大家都发现中国队员不会射门,在禁区线上只想等对方后卫犯规以搏取点球,一旦人家不犯规,只卡位,我们就不会踢了。反过来说,20年来,每当冲出亚洲的关键时刻,我们最出色的中后卫都要犯下致命失误,最后葬送好局,这实在值得足协反思我们日常联赛的裁判标准。

  先有裁判的宽松,还是先有俱乐部的投诉,这是个鸡与蛋的问题,反正目前中国裁判几乎没有敢在禁区里判主队犯规的,这又是个模糊标准,例如王景东在川沪之战中的执法。

  中国足协唯有立即约束裁判,施行世界杯决赛周标准,见了场上犯规就是黄牌,背后铲球立即驱逐,禁区手球一概点球,无论有意无意!哪怕因此罚得某方不足6人,则立即判其0:3作负。哪怕点球大战将比分打成20:30,也绝不动摇。误判错判不要紧,但是漏判要处分,一年下来,中国足坛该是个什么样的球风?

  当然,这只是一种极端的假设,实际上,球员都会见风使舵,没有谁一定要顶风作案独家经营,吃一百个豆不嫌腥。

  逆流而上,我们会发现,随着球场判罚的严格透明,黑哨将无法利用模糊概念,球队将尽可能免做枉死鬼,则中国足球市场的规范与繁荣,才有了立足点,才有了可能性。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谁来阻挡国力战车?--无头球迷
相关报道:球迷骚乱何时了--何玺
相关报道:球迷狂而不乱数泉城--汪晖
相关报道:散评国足与南斯拉夫之战--无头球迷
相关报道:写给曲乐恒的一封信--沈阳球迷


参与CNNIC有奖调查,获得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