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 | 滚动 | | | 图片 | | | 球迷俱乐部 | | | 体育沙龙 | | | 国内足坛 | | | 评论 | | | 国际足坛 | | | 综合 | | | 足协 | | | 排协 | | | 篮球 | |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新民晚报 > 新闻报道 |
|
作为一年一度的集训地,海埂基地是球迷注目的焦点。但有 时候,越接近海埂,越能感受到它生存的尴尬。 初到海埂,就看到小卖部的老板正在一箱箱地往店里搬香烟, 再看看柜台上的酒类,五花八门样样都全,价格至少比基地外贵 上百分之三十,可老板说,生意很火。 每天晚上10点20分左右,基地宿舍楼大门总有球员三五成群 鱼贯而入。如果不是隆鑫队的姜滨因超过10点30分到住宅区而受 罚,相信其他球员不会那么“准时”。 公开训练场上,两队员相互间开玩笑,言语中“标点符号” 满天飞。一旁,一群痴心的小球迷瞪大了无邪的眼睛。 摩洛哥经纪人凯利住在基地外,每天花100元包一辆车来回。 当被问及经纪人生意是否亏本时,凯利自信地说:“中国联赛永 远缺少一流球员,否则我只好步行。” 一名前一阵子闹转会,最后又不得不留在原队的“明日之星”, 在基地内孤独地跑步。一群女球迷跟着他跑了四五百米,要求和 他合影留念,他连一句话都没说,很酷。 一位70多岁满头白发的老妈妈,也挤在球迷堆中要签名。问 问她为什么还在“追星”,她喘着气说,孙子来了好几次,都没 拿到签名,只好亲自帮孙子跑一趟,希望球员们不爱幼但能尊老。 昨天,在海埂基地的200多名记者中,几乎有近四分之一写 下了类似“海埂无新闻”的标题。据说,这是春训办“防火防盗 防记者”策略的成功。 一天除了训练和用餐,海埂的球员百无聊赖。有球队不准球 员带手机、游戏机和VCD机、手提电脑,而报纸永远是最紧俏的 商品,过期两周的报纸也被球员们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我们还 能干嘛?”海埂让球员觉得最可怕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 神生活的空虚。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新民晚报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