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邮件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赢手机大奖。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网络评论 > 正文
国足可适用现在英式打法--风格论 观法国狂虐韩国有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05月31日11:20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看着法国人把韩国人当猴耍,看着在我们面前总是威风八面的太极虎丢盔卸甲。很多人心中难以轻松,毕竟在场上四面楚歌的是在我们头上骑了近二十年的韩国人。

  我并不悲观,我承认法国人的技术远远好于韩国人,我也承认韩国人总是在我们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上一把盐。但我并不认为中国队比韩国差,因为?请看:

  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兄弟俩人,一个学打铁,一个读书。小铁匠很快就出了名,村里的人们总是爱到他那去打东西,而读书郎总是名落孙山。小秀才很苦脑,因为读书人不中榜入仕在那个年代等于什么也不是,小铁匠也看不起小秀才,因为小秀才在他眼里是个废物,所以总是欺负他。直到有一天,小秀才得中进士,从此以后平步青云。而小铁匠仍是铁匠,只不是是个更加出名的铁匠。我们就从这个故事谈起。

  众所周知,世界足坛的风格流派五花八门,但往往总有那么几支球队是某一风格的代表,关键在于能否把这一打法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德国队(九四年以前的)和奥地利队风格接近,甚至连语言和民族都是同一出处,但前者一度称霸世界,而后者虽然风格打法与前者别无二致,但始终在欧洲二流中斯混。

  高举高打的球队难以计数,但要想达到挪威队那样能把巴西拉下马的就难得一见;同样,能把技术足球的韵味演绎得像葡萄牙队那种令人赏心悦目少之又少。

  放眼亚洲足坛,西亚大多数球队都秉承南美技术型打法,注重技术和小配合,但推进速度比较慢,队型略显松散,与其说像巴西不如说更像哥伦比亚,换而言之,以西亚阿拉伯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他们不可能有韩国人那种的意志,所以他们无论怎么发展哥伦比亚式的足球,最多也只能达到哥伦比亚队目前的水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南亚和东南亚的足球尚而成气候,暂且不说。中亚由于人种和历史上的关系,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以及东欧的足球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打法就近似于东欧的力量型球队,诸如波兰、捷克、乌克兰,当然和这些队相比,中亚五国还很稚嫩。

  在东亚,中日韩三强风格截然不同(朝鲜可与韩国混为一谈)。韩国人用高压式的硬朗打法,近二十年来在亚洲可谓是最成功的球队。他的打法也算练到了火候,

  但是近年来,韩国队的战绩每况愈下,原因何在呢?细看十年前的韩国队,与今日的太极虎别无二致。熟悉韩国足球的朋友们都知道,韩国无论国家级队,或是俱乐部,甚至青少年球队都是这套打法。这种风格在亚洲至少到现在还足以让其横行一时,但韩国队的技术劣势越来越突出,看韩国人踢球只能感觉到硬胳膊硬腿。韩国队在世界杯上至今无一胜绩,98年0:5惨败于荷兰,96年亚洲杯被伊朗6:2暴虐,更加说明了韩式足球的本质。他在面对,身体对抗不弱于其的球队时,往往暴露出技术粗糙的毛病。在欧美球队面前,韩国人的身体无优势可言,技术又拿不出来,不输球才有鬼。

  反倒是一些对韩国队不熟悉的技术型球队,也许会被纸老虎咬上一口,比如98年巴西队在汉城0:1告负。一切事实已经足以证明,韩国足球现在的路已经走到尽头,不改变就没有出路,但象前面我所说的那样,韩国全国的各档球队都是这种打法,改?谈何容易,这也就是我在东亚最不看好的就是韩国队的理由。

  日本重技巧与组织,在近年来成绩提高很快。注意,我说的是战绩,日本足球不是一夜之间,靠出了一个中田或北田发达起来的。日本的职业化比我们早开始一年,也许他们走得比我们快一些,但九三年和九七年的世界杯预选赛,日本队却是那样的摇摆不定,而今天的日本队已足以让整个亚洲震憾。WHY?

  在八十年代,欧洲人对日本球员的评价是:“没技术,在场上瞎跑,体能又不好。”而现在日本球员的体能并没有提高多少,技术和意识却比亚洲其它诸强高出一筹,这不能说是长期努力的结束。

  九三年日本队在最后一分钟被伊拉克封杀出局,九七年十强赛也是一波三折,最后勉强出线。究其原因,当时的日本队也已经开始形成如今的日本足球之打法风格,但那只是半成品,一幅画在最初只是在一块画布上涂上了几笔,但它完成后就可能是美的写照。当时的日本足球并不成熟,但在九八世界杯后,日本足球的技战术打法就几乎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九三年的失败和九七年尴尬就是当年日本人为今天付出的代价。

  话得分开来说,这在哲学上叫两点论,矛盾总有两个方面。拉德前不久评价过日本足球,在他看来,日本足球缺乏美感,有种别扭的感觉。看日本队踢球,赏心而并不悦目。他和诸如法国、西班牙等近似风格的强队相比缺乏创造力和一种霸气。日本人的工作习惯就是按照规则努力的工作,而不管那规则是否合理,不管是否有更加有效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体现在足球场上。有网友评价日本队现在踢的足球像PS实况里的那种足球,对!日本人现在的足球也正是程序化的足球。加之日本的先天的身体劣势,日本足球的水平在今天达到了这个高度,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也将停留在这个高度。因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日本足球传统等多方面已经形成了日本足球发展的一个瓶颈。

  总要谈谈中国足球,外国特别是欧洲的教练总是对中国足球抱有好感,其原因何在,中国球员有力量、有速度、技术也并不差,他几乎具备了一个中等足球强国所几需的一切条件。也正因为这样,中国足球的风格也总是难以确定。

  一个适合于中国足球的风格与打法,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小组赛中以高空优势打东南亚球队无可厚非,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中国甚至可以适用现在的英式打法,因为我们具备了这种条件。但是事情总是不那么简单,中国队历史上经历过许多风格变化,从八十年代的两翼齐飞、中心开花,到九十年代走德国式道路,再到戚务生重拾拉丁派的班底,以及霍顿的442,米卢的控制球。中国队试了很多,但总没试出个子丑寅卯来。中国球员的身体柔韧性在东亚是最好的,走技术化道路也正是我们发展的基本,但同时也要发挥我们放在世界上也并不差的身体和速度。有人说,走日本式的道路,我坚决否定。为什么一定要像小日本那种猫着腰传来传去,放着我们的身板不用?难道世界强队都是这么踢球的?中国足球真正的归宿是东欧如罗马尼亚型的打法,溶力量到技术之中,粗中带细,长短结合,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说到底,风格不是开会研究出来的,也不是凭法律或文件下达的。风格的形成依靠长期的积累,包括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足球环境、审美观念等等。总而言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虽说不是绝对必然的,但其大致的方向是受必然性所控制的。我们以前走过的风格化的弯路,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过程而已。

  下面看一下中国队与欧美一些球队作赛的成绩:

  1956年上海中国2:4南斯拉夫访华

  1958年10月广州中国0:0苏联访华

  1959年7月9日奥拉迪亚中国1:2罗马尼亚访罗

  1959年10月3日北京中国0:1苏联访华

  1963年11月雅加达中国1:2乌拉圭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

  1970年北京中国2:1智利智访华

  1970年北京中国1:2智利智访华

  1973年11月7日地拉那中国1:1阿尔巴尼亚访问

  1982年7月20日北京中国3:3摩洛哥长城杯邀请赛

  1984年1月加尔哥达中国1:1匈牙利第三届尼赫理金杯足球比赛

  1984年1月加尔哥达中国1:0阿根廷第三届尼赫理金杯足球比赛

  1986年5月11日那不勒斯中国0:2意大利中访意

  1992年12月2日广州中国2:1挪威挪访华等等

  从上可见,中国足球遇弱不强,遇强不弱的评价绝非戏称,其中原因又在何处呢?我认为,中国足球的风格打法正在成形期或说是在发展中,但这种打法比日韩的风格更有前途,但是不成熟的精品往往不如一件完整的小玩样,就象屡试不弟的小秀才肯定不如打铁的小铁匠一个道理。我们不应该对中国足球丧失信心。我们在亚洲总是感觉到力不从心,但只从亚洲其它强队的战绩来反衬中国足球的水平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没理可据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日本人已经成功地给我们上演了一回。我们也许对付印尼、马尔代夫之流也不言轻松,但我们照样在亚洲杯上打日本人一个地动山摇。屡战屡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对中国足球,我们不言放弃!(沙龙网友 小绍兴0702)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手机短信重大赛事体坛动态突发消息尽掌握


发表评论】【国际足坛论坛】【体育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1.8元租别墅办公
  • 轻松愉快 周末之旅
  • 新挑战 野外生存
  • 世博隆重招商
  • 比思得公司招聘
  • 广东区二手车信息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新快报:享受与受罪-看联合会杯法国VS韩国 (2001/5/31 10:19)
    Lxw0493:我为中国队感到屈辱--从法韩之战想到的 (2001/5/31 09:26)
    赢球比漂亮更重要--中国队小组赛后的思考 (2001/5/29 16:39)
    无从考证:从郝批米看中国队能否出线 (2001/5/29 13:29)
    未到大功告成时--写在中国队小组赛出线之际 (2001/5/28 17:23)
     新浪推荐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动漫迷总动员--首届网络闪光动画大赛!
    透视两性:男人的一夜性与女人的一夜情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