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王后军与海派足球

2012年11月23日10:33  华奥星空

  得知上海足球名宿王后军去世的消息,我感到异常突然。由于不再专门从事足球报道,我已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王后军。在我的脑海中,他在过去十几年间没有太大变化,无论面对什么,都是那样泰然自若。

  我没有看过王后军踢球,但听年岁稍长的人讲过,他在足球场上踢边锋,奔跑速度极快,有“飞将军”的美誉。我看过王后军的很多弟子踢球,那时,“飞将军”已经变成了“小诸葛”。由于他是当年“海派足球”的重要传承者,因此他在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前统率的上海队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体。

  上海足球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在1983年全运会上,在那次比赛中,上海队表现出色,不仅最终摘取足球金牌,而且张惠康、奚志康、朱有宏、郑彦、秦国荣、柳海光、李中华、鲁妙生等一批中坚力量,在此后近10年间支撑着上海足球的门面。那时,王后军是这支队伍的助理教练。

  当年的上海足球远不像现在这样不伦不类,之所以能赢得“海派”的称号绝非偶然。那时的上海队,对于技术的雕琢并不逊于广东足球,而在身体素质上也不输给辽宁、山东的球员。上海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其细腻流畅的配合最令人记忆犹新,但凡在20多年前看过上海队比赛的球迷,想必依然为此津津乐道。

  在那个时期,王后军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上海足球在全运会登顶之后,王后军接过了主教练的帅印,并在之后的10年将“海派足球”的特点发展到极致。

  “海派足球”淡出中国足坛是从职业联赛开始,那时王后军没能成为上海申花的主教练,取而代之是“抢逼围”。

  1995年10月,王后军带领上海浦东队在武汉征战乙级联赛,虽是大材小用,但王后军仍旧一丝不苟。或许由于执教时间短以及队员能力上的原因,浦东队还没能将“海派足球”完全传承。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接触到了王后军。

  当时已远离一线队的王后军或多或少有些落寞,我与他谈到了他曾经执教的上海队,因为那时的申花正处在争冠的关键时刻,大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缘故,王后军并没有直接发表对上海足球的观点,但我隐约可以感受到,他对当时上海足球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之后他所倡导的“海派足球”或许是他构建的一个未能完成的梦想。

  柔中带刚、绵里藏针——这是我采访王后军后对他的看法,尽管他永远不锋芒毕露,但自始至终有自己的坚守,而且一旦认准,绝不轻易改变。之后,我又在采访其他足球赛事时与王后军见过两三次,他依然像过去那样不事张扬。可我知道,透过他的双眼,凡与足球有关的事情都会在他的头脑中留有印记,进而得到解读。再后来,我时常给他打电话,向他询问一些与足球相关事情的看法,他总会讲得与众不同。

  而今,王后军与他的“海派足球”一起消逝在中国足坛,悲痛之余,还有更多无奈——足球的发展愈发同质化,人们只有在记忆中去搜寻那些已然失去的经典。

  王后军的去世让人想起了许多往事,他的离去也是“海派足球”的告别。

  本报记者 李 刚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