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斌:那些奥运 那些遗产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6月14日14:49  外滩画报微博

  英国人对于奥运遗产探究的那份执着有些可爱,他们深深担忧一届奥运会给自己的城市遗留下一头“白象”,随着奥运日益迫近,“遗产”一词出现的频率日增,他们毫不避讳地高声讨论,根本不用担心煞风景。

  去年秋日,英国记者徜徉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内,走进最具标志意义的鸟巢与水立方,看看到底“白象”是否出没在北京。英国朋友并不完全得要领,但至少眼前不断闪现着游玩的人群,萨翁塑像旁边合影也可以收费,百分百中国式旅游项目消费着奥运存留遗产。也许正是这一场景让英国朋友进一步担忧起来,他们认为“白象”迟早会现身北京,不管你是否愿意看到。

  先不去争论咱北京是否有“白象”,因为四年过去了,公众的兴趣逐渐转移,谁苦撑谁难受谁知道啊。英国人探寻的足迹不仅于北京,1992年的巴塞罗那,2000年的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早年间听过一个传闻,一次巴塞罗那奥运会在西班牙国内催生出了近万家中餐馆,奥运后快速退潮,很多海外侨胞被迫改行。一万家恐怕有些夸张了吧,但背后隐藏的逻辑则很简单,奥运会能带来旅游资源。我自己仅仅从巴塞罗那匆匆路过一次,清晨只记得了一片红色的屋顶,根本无缘见到一片海。而奥运会留给巴塞罗那最重要的一份可传给后辈的宝贵遗产就是一片海滩,乔治·克鲁尼、李察·基尔等巨星常到这里来看海,而1992年之前,这片海滩上到处是低收入阶层搭建起来的低矮窝棚,工业区毗邻大海,一条铁路缠绕延展。以奥运会的名义,巴塞罗那进行了一次城市革命,清除掉所有工业化的痕迹,拓展出长约五公里的美丽海滩。

  根据我们的常识,巴塞罗那可是大城市,不曾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它不过就是一座仅仅属于加泰罗尼亚人的城市而已,奥运之后靓丽转身成为了著名的欧洲时尚之都。因此,人们得出结论,奥运遗产之于巴塞罗那就是将城市正式地呈现在地图之上,巴塞罗那以此为契机将自己搬向了大海。伦敦奥组委主席科勋爵曾经多次造访巴塞罗那,希望可以学到利用奥运会改造旧有工业区的精髓所在,伦敦在这方面拥有极强的诉求,偌大的伦敦东区也在等待着一次新生的到来。与伦敦相比,巴塞罗那的遗产意识似乎更强,整整提前八年启动,而伦敦虽有规划,但也是在2005年之后才缓慢启动的,甚至专家们认为伦敦奥运会遗产工作委员会的高层管理者们其实并不完全懂得运营规划奥运遗产的要义所在,这肯定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如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绝大部分场馆处于常态使用之中,唯独当年的主体育场显得有几分寂寥,偶尔有几场摇滚演唱会而已。2009年,西班牙人队告别主体育场转移到自己新建的主场,而鸟巢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也同样不会被一支职业球队所拥有,寂寥也就难免了。1992年奥运会组委会首席执行官丰塔纳先生至今还坚信,判断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必须从各国运动员们启程回国才开始评估,巴塞罗那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利用一届奥运会改变了一座城市,相反亚特兰大是失败的,因为美国人从没有期待有什么变化。

  若按巴塞罗那的标准来衡量,悉尼无疑是又一个成功范例,因为奥运会在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释放了无尽的能量,悉尼郊区破败不堪的霍姆布什区因为奥林匹克中心区拔地而起而翻天覆地。有关悉尼奥运会最高的评价绝不仅限于萨翁在闭幕式上那句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词——“史上最佳”,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表述——2000年夏天,全世界都爱上了悉尼,因为宜人气候、因为澳洲的国民、因为迷人的港口。我曾身处奥运时的悉尼,一份清新记忆至今还很真实,牢牢记得告别悉尼的那天早晨,望着住过的记者村小木屋,想着它们将被整体吊装到新主人指定的位置上,脑海里根本没有所谓“遗产”二字,只觉得有趣而已。

  一晃12年过去了,再没有去过悉尼,从书上读到奥运年后,在美国旅游杂志的评选中,悉尼跃升为美国人海外旅游的第一目的地,这可是一笔太丰厚的遗产,令人羡慕。直至今年,英国人探寻之后,也才知晓,悉尼城中也有“白象”,奥运遗产令人失望。如今新南威尔士州州长12年前是最大反对党的头子,当得知伦敦申奥成功之后,他第一时间提醒道,奥运会千万不要去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伦敦不要过于乐观,奥运会给一座城市留下些什么实在莫测,悉尼就是最好的例子。

  悉尼申奥成功之后,其旅游部门曾经乐观估计,只需要十年,就能形成一个每年1000万游客的超级大市场。可是事与愿违,奥运当年,旅游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曾经攀至3.4%,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退至2.5%。如果将这一下滑通通归咎于对奥运作用的误判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9·11”和“非典”都是扼杀旅游的元凶。失望之余,澳大利亚人还是非常珍视悉尼奥运会,因为澳大利亚人以此为机会,看到一个国家追求卓越和不凡的强大能力,也只有奥运会可以有此神奇作用,这是任何人无法抹杀的。

  如果说悉尼有从顶点回到常态或者低谷经历了缓慢的过程,那么雅典的颓势来临则是接踵而至,甚至奥运会已经被当作希腊当今衰败的诱因之一。根据希腊人给出的奥运决算看,总支出达到80亿美元,时至今日我们才知道,这笔钱大多是举债而得,但绝不是压垮希腊的那根稻草,因为希腊的总外债高达4000亿美元,奥运会小小不言啦。

  希腊人比我们看得清楚,当大量奥运场馆闲置的同时,他们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公共交通的改造。想当年雅典奥运前,凡到过那里的中国人都会开玩笑,希腊还没有迎来“改革开放”,居然没有一条像样的机场路。如今,雅典人在享受着奥运会带来的新道路、新火车,他们形象地说,每一个雅典人因为奥运会获得了45分钟新的生命,因为不需要在路上奔波太久了。

  其实,奥运遗产很简单,真实的生活改变就能成为民众需要奥运的理由。只是,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当奥运会与一座城市进行交换时,我们会被拿走些什么,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体会。

  文/张斌

分享到:

> 相关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