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界常说:实力决定一切。但从刚落幕的田径大戏——室内世锦赛来看,却不尽然。笑到最后者,未必实力最强,但一定比赛能力超强。
能力是一个极宽泛的字眼,这里特指比赛中表现出应有水准的本领。
本届田径室内世锦赛,办赛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径赛的发枪环节,屡屡掉链子,短跑项目大受影响。要么听不清枪声,要么“预备”与发枪间隔过长,蹲踞式的运动员简直撑不住……
这一切似乎是老天开的小玩笑,运气好便能挺过去,点儿背则败下阵来,并且有了失利的借口。
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牛人依然是牛人,面对各种情况都能把功夫展示出来。女子60米栏冠军是澳大利亚名将佩尔森,她曾在2011年大邱世锦赛夺得100米栏冠军,成绩是惊人的12.28秒。此番,她的60米栏赢得极为轻松,成绩是7.73秒,与赛会纪录只差百分之一秒,与世界纪录也不过百分之五秒的差距。
看佩尔森比赛,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不管情况怎么复杂,形势多么严峻,她都能比得漂亮。
3月9日世锦赛首日,大多数短跨运动员都在“糟糕的发枪”时出了状况,起跑反应时清一色“超标”,0.4秒开外者大有人在。而一般能参加国际大赛的选手,起跑反应时在0.1—0.2秒为正常。但佩尔森显然未受影响,她在当天的第一枪就跑出全国新纪录7.85秒,起跑反应时0.137秒。在3月10日的决赛中,她起跑反应时仅为0.136秒,最终成绩定格在7.73秒,领先亚军0.21秒。
由此看出,佩尔森不是压枪,而是比赛能力实在强悍。在本届世锦赛上,像她这样的“能力派”选手还有许多。中国飞人刘翔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最终屈居亚军,但从全程比赛来看,他的作战能力之高,比其实力之强更值得称道。
体育比赛,更多是在比能力,而非单纯比实力。举例来说,如果单纯拼实力,那奥运会大可不必举办,直接按当年个人最好成绩给运动员排排序就可定出冠军。
正是因为对抗中有无尽的“不可预知”,才使比赛充满魅力。而想要对付种种状况,就需要比赛能力。应对各种情况,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万变应万变。唯有娴熟、灵活地“操控”身体,才能更好地为梦想而战!
能力的获得,并非单纯依靠身经百战,多参赛必不可少,但更需在日常训练中强化各种能力训练。而这,往往被中国教练所忽视。
笔者的一个朋友是国内200米高手,他说自己在训练中从未跑过150米以上的距离……诚然,他的教练有其独到训练思路,但短跑比赛往往毫厘定乾坤,更何况50米。所以,这个朋友“习惯性”最后50米掉链子,因为他不太具备完整比赛能力。
反思我们的训练,普遍存在“低层次聚能”的现象。在不熟谙作战规律的情况下,玩命地练腿、练腰、练上肢……即便浑身每一处肌肉的力量都不输世界高手,可一比赛就使不上劲。长跑训练更是如此,忽视能力、单靠“狠练”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基层。如此景象处处可见:一个教练带出的徒弟,不管是1.8米高的大个儿,还是1.5米高的小个儿,步幅和节奏几乎一模一样。试问:这是在培养机器人吗?
比赛能力的培养,更靠近兴趣的培养,也更合乎科学训练的宗旨。就像学英语一样,如果只是闷头学,即便单词和语法背得滚瓜烂熟,出国未必就能顺畅交流。体育亦如此,真正把体育视为游戏,想要玩好它,自然需要“攻略”——就是能力。
这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若依旧再得不到应有重视的话,难逃一而再再而三临场掉链子。套用一句教师行常说的话“经验大于学问”,搞体育还真是能力重于实力,想比好赛,先得会比赛。
本报记者 窦雨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