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中国足协终于放下矜持,举起屠刀挥向涉假球队,一次闭门会议之后,处罚决定业已浮出水面。虽然韦掌门极力否认,但传闻有鼻子有眼,恐怕是八九不离十。
成都认罚,广州无奈,青岛沉默,当事各方态度温和,不过媒体却铺天盖地骂声一片,无非是批评足协欺软怕硬、抓小放大。如果换位思考,想来足协也只能如此,难道勒令中超16支球队全都降级?且不说联赛将因此沦为泡影,单是证据问题就必定引发混乱,要知道,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到目前为止,公安机关只认定三支球队踢了假球。今后有了新发现,另行处罚也不迟。
其实,足协作出处罚决定,最大的漏洞在于缺乏程序正义。几名纪律委员会官员远赴河北香河,关起门来,泡杯茶,开个会,然后就决定如何处罚,像极了密室政治,隐隐还透着股暗箱操作的味道,这么做当然难以服众。谁能保证这些人绝对是出于公心,理解规则没有纰漏?
2006年意甲爆发假球案,情形与中国足球的假球差不多,可人家出面处理的不是什么纪律委员会,而是体育仲裁法庭,走的是标准法律程序,有一审,有二审,可以请律师,可以上诉……意甲假球案一审处罚甚重,二审大幅度“减刑”,同样引发非议,但在程序上无可置疑,事情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出了事,找警察,找法官,找律师,意甲如此,英超、西甲都是如此。
程序正义不可或缺,长期以来,中国足协习惯于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动不动就搬出“家法”处罚,说一不二,发号施令,常常作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如果连程序正义都无法保证,又有谁会服气呢,胆子大的就顶着干,胆子小的只好吃哑巴亏,以至于处罚根本收不到震慑人的效果。
也许是自觉理亏,从去年深圳队穿错球衣被罚三分开始,足协也开始召开所谓的听证会,可惜只是走走过场,实际只是征求一下意见而已。假球案能促使中国足球告别家法,告别密室政治,走向程序正义吗?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