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个问题吧,山东全运会上将送出多少块足球金牌?
答案是:11块!
是的,没错,就是11块。
是这么算出来的,全运会的集体球类项目本来就是一块算两块,这样男女加在一起就是4块了。然后今年又增加了16岁以下年龄组的比赛,这个更狠,冠军算两块金牌,亚军算一块金牌,第三名算半块金牌,男女一起总共7块。
这个就是为了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水平而推出的“土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也体现了举国体制在赛制方面不断创新的先天优势。
如果往更早时间追溯,有一些足球的全运会政策,是非常有意思的。
上届全运会男女足球比赛都是12支球队参加,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和两个第三名出线,这两个第三名怎么产生呢?抽签!三家进来,一家挑一张扑克牌,抽到A和2的晋级,抽到3的回家。
最终遭遇不幸的是广东男队和山东女队,他们费了牛劲战胜了各自小组的第四名,然后把自己命运的控制权转身交给三张扑克牌,这相当于交给一枚硬币,或者说得再残酷一点,交给一支左轮手枪。有很多球队的全运会任务指标就是8强,进了8强,什么都好说,进不了8强,回到省里就无法交代。但4年前的广东男队和山东女队怎么跟领导交代呢?说:“我们练得挺好,就是因为最后抽到了一张“3”?或者是“我们具备了8强的水平,但是A和2被另外两家抽走了”?
全运会12支球队参赛的规则实在是值得商榷,四支球队一组就出现上面的尴尬局面,而三支球队一组则直接导致了1987年“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前八”,由于上海先踢完了全部比赛,最终只能看着自己被别人宰割,至于原因呢,只是因为自己在分组抽签的时候得到了不利的赛程。
再往前数,其实1983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辽宁山东是一家”的早期默片版本。那一年的规则是,三队一组,前两名出线,但怪异之处在于,当有球队积分相同的时候,不是按照国际惯例先比较净胜球,而是先比进球数。初衷当然是好的,鼓励进攻嘛。但实际操作中,出了漏洞。
北京队一上来就0比3输给河北,河北接下去0比1输给广东,最后一场,北京与广东心照不宣地踢成了4比3,然后联手以4个进球双双出线,挤掉了只进3球的河北。
总而言之,全运会的竞赛史是不断演变的,政策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中国体育的发展,从回顾中也感受到了中国体育的变迁。(作者谭杰为《篮球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