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尔滨日报:全运会鲁味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4日05:56  哈尔滨日报

  或许以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队射落首枚奥运金牌为分水岭,体育对于中国人来说,作用不再仅仅限于洗刷东亚病夫的屈辱;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告诉我们,体育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增强人民体质,而是一个展现东道主风采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最多的除了体育之外恐怕就要数地方文化特色了。

  山东是一个极具文化味的省份,万世师表的孔子、五岳之尊的泰山、流淌千载的黄河,组委会将其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些既是山东地方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这些元素也都在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上得到充分展现,孔子诞生、论语诵读、泰山雄起、黄河入海等,都巧妙充分地得到了展示。除此之外,一些地方特色也得到展示,比如说潍坊的风筝。开幕式上,所有代表团入场时礼仪小姐所举的引导牌都是风筝的造型。

  当然,在所有的文化特色展示中,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段音乐。这两段音乐在多个场馆的比赛颁奖时被反复播放,而在开幕式上,这也是山东代表团入场时的音乐———《沂蒙山小调》变奏和《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绝对是本届全运会的最大亮点之一。我们无法在字面上阐述这两段音乐改编的妙处所在,但有一些特征还是可以记录下来的。比如关于《沂蒙山小调》的改编,采用了现代编曲方式,让整个曲子听起来非常具有动感。更加独具匠心的是,改编者在编曲时竟然加入了山东快书元素在其中,一届现代的运动会让古老的文化艺术参与其中,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至于地产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的表达更加直白,在主题歌《相亲相爱》中直接加入了一段《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唱腔。这种插入的作用何在呢?我们不妨联想一下钢琴协奏曲《黄河》,在最后一个乐章《保卫黄河》的高潮部分响起了《东方红》的旋律,那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心灵上的亲近感,情绪上的宣泄感,民族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超越国家、民族、种族、文化而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除了世界和平之外恐怕也就是体育了,基于对更高、更快、更强以及公平竞争理念的认同,不同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舞台上。同样,这个舞台也是一个能够包容多元文化的舞台,在它上面展示出来的绝不仅仅是体育之美,包括人性、科技、思维等元素在内的地方文化之美。本报特派记者 张世光 济南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