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体育日报:一年之后再说刘翔退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12:45  东方体育日报

  2008年8月18日,刘翔在鸟巢退出男子110米栏预赛。整整一年过去了,他做了手术,恢复静养,甚至重新穿上了钉鞋,但是当时的喧哗与骚动,仍远未能从他的周围散去。

  2008年8月18日,刘翔在鸟巢退出男子110米栏预赛。整整一年过去了,他做了手术,恢复静养,甚至重新穿上了钉鞋,但是当时的喧哗与骚动,仍远未能从他的周围散尽。

  退赛之后,刘翔收获了很多的宽容和理解,让世人见证了一个体育大国应有的良好心态和气度。但是,仍有一些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在网络上,对刘翔的质疑乃至谩骂,仍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些不理智的声音,固然失之偏颇和令人失望。但是,若据此认为网民不理性,同样有失公平。诚然,在这些不甚和谐的声音中,狭隘的地域偏见和狭隘的体育荣辱观并不鲜见,但同样不难发现的是,更多的人所针对的,其实并非刘翔个人,而是退赛背后所折射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刘翔退赛,在8月18日当日或难以避免。但刘翔退赛引起的轩然大波和无尽回响,却本可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一年后回溯刘翔事件之来龙去脉,不难更清楚地看见,刘翔事件中真正该反思的究竟是什么。

  一方面,是信息公开之迟缓。刘翔之伤,始发于5月,加重于6月,在赛前10天恶化,然而,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刘翔的伤情却从未正式被公诸于众。某种意义而言,如果说刘翔的脚伤是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劳损而加重,那么在这3个月里田管中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贻误伤情信息公开的时机,对刘翔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前者。

  另一方面,是新闻报道之失当。2004年雅典夺冠,2006年破世界纪录,2007年世锦赛称雄,刘翔成为国人眼中的超人,固然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成绩,离不开中国田径积弱已久的背景,但同样离不开媒体不遗余力的“造神运动”式的报道。

  脚跟和鞋跟的反复摩擦导致了刘翔之伤,信息公开迟缓和新闻报道失当的“夹击”则导致了“刘翔事件”之殇。民众难以接受的,其实不是刘翔的退赛,而是自己见证刘翔退赛的方式——如此突兀、吊诡、不可思议和全不知情。

  堰塞湖的危险来自河谷的堵塞所导致的水位与其下游的海拔落差。同样地,“刘翔事件”中网络上一些较为强烈的情绪表达,同样源自信息不对称和闭塞不实所导致的巨大的情感落差。

  试想,如果田管中心能够少一点顾虑,多一分对民众体育观念进步的了解和信任;如果新闻人能够多一份冷静客观,少一点刻意矫柔的仰视角度和夸张描写;如果刘翔的伤情能早一点被披露;如果刘翔在媒体上的形象更接近一个“凡人”;如果公众的情绪可以在漫长的三个月里慢慢疏导,而不是等到8月18日那个燥热的上午……刘翔退赛的一幕,或许仍然不免令人扼腕,却可以少掉很多毫无必要的争论、责备和传闻。

  遗憾的是,出于种种考量,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错过。本想公开刘翔伤情的时刻,“不幸”恰逢罗伯斯破世界纪录,因为怕被误解,所以再度犹豫。殊不知,因为怕“被误解”而选择隐瞒,这何尝不是对公众最大的误解。

  《东方体育日报》的记者吕日明,作为常年贴身跟随刘翔的记者,在北京奥运会前的四年间努力还原刘翔的平常面貌。雅典奥运会辉煌过后,他看到的是父母为了帮儿子找回平常心而进行的猛烈敲打;世锦赛大满贯之际,他看到的是刘翔赛前失控的眼泪,彼时,《刘翔是一根绷到极限的弦》;他率先披露了刘翔严重的伤情,可惜,读者读到报纸的数小时之后,刘翔退出了比赛。寥寥数小时,还是太短暂。把刘翔视作普通朋友的记者,还是太少。

  更让人遗憾的是,在退赛整整一年之后,刘翔依然是很多媒体眼中不可替代的“神”。任何新的苗子,只消一露头,转眼就丢了自己的名字——谢文骏成了“刘翔师弟”,尹靖成了“刘翔轨迹”。尤有甚者,前天尹靖在世锦赛上因伤退赛,都被冠之以“小刘翔退赛”的耸动标题。

  这一天,距离刘翔退赛已整一年。在这一年中,刘翔成了中国田径和不少媒体一道刻舟求剑的刻度,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更像是一道深深的伤痕。

  如何产生英雄,这是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英雄,这是个更重要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出给网民的。“刘翔速度”无疑是中国体育硬实力的代表,但愿,刘翔日后得以安静地复出,从中所体现出的信息畅通、人文关怀与报道观念上的提升,能够成为检验中国体育软实力的一次机会。(文/麦卡)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刘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