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新地效”竞争时代来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11:20  中国体育报

  国际汽联15日裁决,布朗GP、威廉姆斯和丰田车队2009款新车双层扩散器合法,法拉利设计大师罗伊·拜恩警示的“F1将重返地面效应时代”(以下简称地效)很可能就要到来。

  拜恩警示的“重返”指的就是上世纪70年代,莲花车队老板科林·查普曼设计出的赛车将整个车体都用来制造下压力。设计方案是车身底部有一个裙边,可以在底盘下制造一个“真空区”,这样赛车在行进中能产生吸地效应,从而制造很大的抓地力同时也有很高的过弯速度。

  查普曼当时设计的78莲花赛车主导了大部分赛季的比赛。到了1980年,地面效应产生的下压力已达车重的两倍,而且随车速的加快成倍增长。1983年国际汽联下了“封杀令”,疯狂的“地效时代”才得以扼制。

  而现在“地效”的重新浮起,与F1历史“螺旋式”发展以及技术规则的引导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发动机、轮胎和空气动力学是影响F1速度的三大来源。F1世锦赛始于1950年,当年车队更多专注于马力提升,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了提高下压力的“地效”竞赛,可挖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国际汽联设限。上世纪90年代,F1又开始了引擎、风洞试验上的军备竞赛。

  眼看强弱差距越拉越大,比赛少了悬念,再遇上金融危机带来的财源萎缩,国际汽联不得不在近年对规则“大动干戈”:引擎研发冻结,实行单一轮胎制已经让参赛车队在“三要素”中的两项上拉平,空气动力学成最后一个堡垒。对此,国际汽联在2009赛季规则上对这块进行了全面简化,各种小飞翼、变形翼等空气动力学套件被禁用,同时取消赛季中测试,令法拉利、迈凯轮的豪华风洞陷入无用武之地。

  “徒弟乱棍打死师傅”的一幕开始在F1赛场上演:布朗GP两辆赛车奋蹄领路,同样使用奔驰发动机的老牌劲旅迈凯轮苦苦追赶;同样使用雷诺发动机的双冠王雷诺车队斗不过引擎一样的红牛赛车。

  这一切都源于布朗GP、威廉姆斯和丰田车队巧妙利用了2009赛季规则的漏洞,设计出了带来更大下压力的双层扩散器的赛车。法拉利设计大师罗伊·拜恩分析认为,拥有双层扩散器的赛车每圈比没装的快上1秒,而不是红牛车队顾问之前所说的0.5秒。现在国际汽联认定这种装置合法,其他没赶上趟的车队肯定会加快研制步伐。当初受到抑制的“地效”研发又会重新升温,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很快又将上演!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F1中国大奖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