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奥会记者手记:残奥会更能表现人类对生命的礼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11:53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命礼赞

  本报记者 蒋安全

  难得有机会到国家体育场“鸟巢”观看残奥会比赛。本想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然而,精彩的赛事令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一个上午就见证了8项世界纪录的诞生,让记者对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有了新的理解。

  女子5000米T54级轮椅竞速决赛,忽而这位在前,忽而那位赶超,想必多数观众并不能看得真切,却完全不带功利目的地呐喊、加油、喝彩。最后,冠、亚军之间仅差毫厘。

  男子T38级100米决赛,有人为中国运动员周文俊大喊“加油”,但更多的人屏气凝神,专心期待刹那间新“飞人”的诞生。结果,“飞人”是一位澳大利亚的运动员。

  跳远、铅球、标枪等比赛,大家只能从看台上远远地望着,欲知准确结果,需看大屏幕,但观众同样紧张,同样投入。

  这是记者第一次现场观看残疾人体育比赛。由此想到儿时家乡一位瘫痪的鞋匠,他除了有一双女人般能做针线的巧手,还扬长避短,靠挪动两条小板凳带步,练就强劲的臂力。村里的青壮年掰腕子,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当时对他好生崇拜。

  然而,记者在残奥会上看到有无臂的“飞鱼”,有脑瘫的“飞人”,有用嘴巴替代残肢射箭的,有失去双手而将球拍固定在残肢上打网球的,不一而足。

  看残奥会,是在观看体育比赛,但更多是看到人类生命的奇迹。与许多残疾人士扬长避短的故事不一样,残奥会赛场上有些项目是让运动员用其所短,挑战其所不能。一同观赛的一位年近九旬的诗人说:“人,有因掉根头发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的,也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关键在于精神,在于斗志。”

  《山海经》里有一则刑天舞干戚的故事,陶渊明诗赞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没了脑袋而能挥舞兵器,那是神话,可是,全世界残疾人运动员们在北京残奥会上演的不是类似的神话吗?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但记者认为残奥会更能表现人类对生命的礼赞。

  模糊意识

  本报记者 薛 原

  轮椅篮球最后一战在加拿大男队和澳大利亚男队之间展开。记者到国家体育馆的时候,里面已是开了锅。加拿大拉拉队颇有心计,打出的横幅是“加拿大、中国”,中间一个大大的心形。此举果然有观众缘,“加拿大加油”之声响彻全场。可惜,加拿大队领先势头在第四节没能保住,被澳大利亚队翻盘,上届冠军卫冕失利。

  场边,记者遇到中国轮椅男篮主教练徐元生。徐指导不知从哪里找来一辆轮椅,斜靠着看球。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他也是残疾人。不过,这个话题倒勾起了他的一番感慨。徐元生原是国家男篮队员,退役后执教过北京女篮和印度尼西亚女篮,两年前接过中国轮椅男篮的帅印。从健全人篮球到轮椅篮球,有许多新的东西要掌握。徐元生曾两次出国参加轮椅篮球的教练员培训,最让他感触的还是中外对轮椅篮球运动理解的偏差。

  轮椅篮球就是残疾人玩的吗?不是。比如,在德国,健全人也玩轮椅篮球。如果膝盖不舒服,不妨坐在轮椅上较量一番。轮椅篮球和健全人篮球之间,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界线。正是这种“模糊”的意识,让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也彼此相融。轮椅篮球有了更广泛的普及,有了更多的拥趸。望着看台上欢呼雀跃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球迷,徐元生说:“这种意识上的不同,大概是最大的差别吧。”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残奥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