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脱掉“国企”外衣 请先算清家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05:29  深圳新闻网-晶报

  “国企足球”上海申花与“民企足球”上海联城合并了。分分合合,自有时势。但分合之际,尤其是“国企足球”与“民企足球”的合并之际,有些账是要算清楚的,尤其是“国企足球”上海申花的家底。

  上海申花俱乐部自1993年底成立至今,一直是国资重金注入,不时可见行政介入的痕迹,例如“拉郎配”,堪称“政府足球”的典型代表——事实上,在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的几大国企股东中,效益下滑者有之,难以为继者亦有之,过去投资足球,并非个个欢呼雀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申花已由过去的“香饽饽”,变得有点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了,脱掉身上这件穿了十几年的“国企”外衣,已是大势所趋——当然,上海联城注资一亿五千万元之举,双方俱乐部称之为“增资扩股”。

  时间常常让人感叹,就在11年前的1996年,当时申花俱乐部负责人声称“申花”“价值14亿元人民币”;今天,上海联城注资一亿五千万元后,“强强联合”后闪亮登场的新申花俱乐部,股权构成如何,大伙儿也弄不清楚,都在打听:新申花是上戴“国企”瓜皮帽、下穿“民企”西装吗?

  上海申花是一支拥有相当知名度与品牌效应的职业足球队,当然,除了上海足球人的拼搏以外,“申花”二字闪闪发光,离不开国企的大手笔投入,尤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职业足球在“国企烧钱”的背景下纷纷“涨价”,申花也不例外,每年八九千万乃至上亿元甚至个别年份超过一亿元的投入,让人咋舌。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国企足球”退出高风险的职业足球市场,使中国职业足球回复理性与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这种退出,需要规范,不能在家底还没算清的情况下,因为急于出手而导致国资流失。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会有关人士强调: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将按照中国足协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规范有序地进行。“规范有序”,诚哉斯言,让人放下一颗心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