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刘一楠:中国足协的保姆命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12:49 中国足球报
作者:刘一楠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多少国家可以让某一个足球现象引起长达14年的关注与争论,但中国做到了,中国足球的体能测试做到了。 几乎每年的年初,中国足协都要为球员安排一场对球员来说近乎是“考试强迫症”的体能测试,但一晃14年下来,中国足协这个自愿的“保姆”仍在当,而很多球员、俱乐部却一直不买账。对于体测到底是良药还是毒药,体测搞了多少年,口水战就打了多少年。都说真理越辩越明,但在这里越是真理越搞越糊涂。体能测试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已成为引起广泛疑虑的社会现象,社会学家和专业学术研究人员对体测这一“中国足球特色品种”看法不一,口水战不知要打到哪一年才是头。 体能测试之所以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其中一个争论焦点在于——一个球员是否具备参加比赛的资格,这应该由谁说了算?将体能测试硬性与职业球员的上岗资格挂勾,这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 由全国性的足球协会仅以某个单项的测试结果来决定球员的生死命运,这在世界足坛恐怕绝无仅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本应由俱乐部决定球员是否上场的球员参赛资格问题上,中国足协仍然是脱不了的“保姆命”。 尴尬的是,足协当了14年“保姆”,中国球员的体能状况却未见好转。2002年世界杯时,韩国球员每场比赛能跑13000米,而中国球员只能跑8000到10000米,以致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崔大林在一次全国俱乐部老总会议上质问,“中国队10个人在场上最多跑10万米,而韩国队跑了13万米。这就相当于人家比我们多了3个人。13比10,中国队能不输吗?” 更可怕的是,俱乐部和球员为了应付足协这个“保姆”,不得不每年打鸡血式地进行体测训练,为测试而测试,令“保姆”的本意最终变了味道。 管理者当初制订体能测试制度,本想以制度提高中国球员的体能劣势,但不想今日体测已经演变成足球圈内的“全民赶考强迫症”——足协陷入管理的无奈,主动当保姆,还吃力不讨好;球员陷入赶考的无奈,不想跑却不得不跑;而一些俱乐部管员和教练则叹息,“一个赛季只有三个月的准备期,却要花两个月用来练体能应付考试……” 今年1月刚刚签约成为天津泰达队主教练的捷克人约瑟夫·雅拉宾斯基透露,捷克没有体能测试,而且欧洲职业俱乐部都没有用以决定球员联赛参战资格的体能测试,但各俱乐部球员在全年联赛开始前都要参加医学范围内的身体健康检测和伤病状况检查,合格的可以上场打联赛,不合格者则不能。雅拉宾斯基认为,体测并不一定能检验出球员的体能真实水平,他希望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效仿欧洲在联赛开始前进行系统的医学测试以取代体能测试,“球员是否可以上场,应该由俱乐部主教练和队医说了算,这才是真正的职业足球。” 雅拉宾斯基曾多次率布拉格斯巴达队获得捷克联赛冠军,内德维德、斯米切尔、科勒尔和巴罗什等欧洲有影响力的球星都曾从师于他。 说起来容易,雅拉宾斯基又不了解中国的具体“足球国情”,不像在中国混了6年的李章洙,后者已经从“倒测阵营”叛变到了“挺测阵营”。让中国足协放下保姆的围裙,把给球员派发联赛上岗证的资格交给主教练和队医,这事还不现实。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