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李斌:广州足球“本土化”的困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16:25 广州日报大洋网

  如果不是冯俊彦在比赛最后一分钟补射得手,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支志在冲超的广药队还有什么颜面。在昨天进行的第29届省港杯第一回合的较量中,广药队以1比0小胜香港联队,广药队虽然保住了颜面,但是却无法掩盖这支球队应战能力的低下。

  新广药队表现不佳

  新的俱乐部管理层、新的教练班子、挂牌和引进工作,一切都预示着广药队在明年的冲超路上会有更大的动作,但是全新亮相的广药队的表现甚至比不上前两个赛季。

  省港杯首回合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香港联队阵中多半缺乏职业联赛经验的青年球员,广药队在整场比赛中都鲜有亮点。本场比赛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有卢琳的几脚任意球、杨朋锋的意识和徐德恩的灵光一现。广药队的进攻组织缺乏层次性,进攻线路混乱,无论是在身体对抗上,还是在技术层面上,广药队过去面对香港球队的压倒性优势都已不复存在。本场比赛,被挂牌的戴宪荣和进行手术的温小明都没有上场,除了年轻球员蔡尧辉首发出场外,其他出场球员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主力队员。无论在“麦超时代”、“马米奇时代”还是“戚务生时代”,以全华班出战的广药队的表现都不会如此糟糕,广药队的实力到底是不是在下降?

  但这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疑惑!广药队在清新训练基地重新集结才3个星期,精力都放在体能储备上,队员缺少技战术训练,其竞技状态确实不如正处于联赛期的香港联队。而缺少职业联赛执教经验的古广明在临场指挥上也不够理想。本届省港杯真正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经历过巨大变动后,“本土化”的广药队表现不佳,但在抛弃了“本土化”原则后,广州足球到底会怎样?

  “结构性转变”之惑

  在广州足球身处次级联赛的8年里,无论在教练组还是球员结构上都在坚持“本土化”的路线,这是最近几年广州足球频频冲超未果但越秀山体育场上座率依然高企的根本原因。当已经被挂牌的戴宪荣出场时,球迷依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本土化”情结是广州职业足球发展多年来的命脉,广州的球迷对于“本土化”的忠诚度很高,他们成立球迷组织,效仿英超等欧洲联赛的球迷,根本原因就在于球迷希望广州能拥有固定的、建立在本土基础上的球队。

  但是,仅仅依靠“本土化”的力量还不够,广州足球始终只能在中甲的漩涡里打转,而昨天的省港杯也进一步说明,全面“本土化”令球队难以承担冲超的使命。

  广药高层今年不得不对教练班子和球员作出调整,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让阵痛提前到来”,他们明年的目标很高——球队不但要冲超,而且要达到中超联赛的中游水平。这可以说是一次冒险的赌博,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被迫转换。

  如果新帅沈祥福和内外援全部到位的话,广药队的明年主力阵容中有多少本地球员能留下?广州足球一线队伍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结构性转变”到底能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都难以预知。从一场省港杯比赛来看,这种“结构性转换”还是存在很多弊病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被挂牌的戴宪荣、李伟等人都是对广药一线队伍的有力补充,但是沈祥福未经带队观察,就将这些球员草草挂牌,这只是为应付“结构性转换”而作出的举动,广州足球或将从“本土化”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何解决“本土化”与“结构性转换”的冲突,恐怕只能从后备力量抓起,但是目前二队已经被解散,仅留下十几名球员并入一队的预备队,这是向欧洲球队学习的结果,但广药队肯定忘了欧洲联赛的预备队是有自己的联赛的。之前,广州足球派二队参加香港联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之后这种改变如何来适应后备队伍的变化呢?我们还不得而知。省港杯只是明年“广州足球往何处去”的开始,从中看清楚问题的症结恐怕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李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