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光明日报:人文奥运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回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14:36 光明日报

  当今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世界,人类社会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求新、求异、求变,社会文化热点转移的节奏之快,令人眩目。但是奇怪的是,尽管流年似水,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奥运会的兴趣却有增

  无减,这从对奥运会进行电视转播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即可见一斑,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193个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14个,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220个到200
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300多个电视频道35000个小时的电视直播或转播(平均每天2000个小时的节目量),奥运会成了不同国家、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共享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人文财富。人们如此执著地关注奥运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奥运会迸发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作为一个国际性事件,发端于1896年的现代奥运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来自五大洲、四大洋203个成员的大聚会,奥运会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但真正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是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融合,是因为交流与融合而淡化的“锦标主义”,是因为交流与融合而强化的对体育真谛的感悟与理解。

  人们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评价很高,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这届运动会上呈现出的更加斑斓的国际化的色彩。这届奥运会上,人们最难忘的可能是这一瞬间:当全场所有的来自各国的观众都在为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的宽容和大度鼓掌、为偏心的裁判喝倒彩时,传递的是对体操这项已经高度普及的运动的共同欣赏和理解、对公正和公平的普遍认同,这些已经远远超越了只关心本国选手是否能得金牌的狭隘和局限。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可见,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奥林匹克运动不应只是各类锦标金牌和肌肉、力量的追求和展示,也不应只是单纯对比赛胜负结果的追求,而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质;通过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这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响亮地提出“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这种提法在国际奥林匹克界得到广泛的认同和赞赏,为北京在激烈的申办角逐中战胜强劲的对手,获得“7·13”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新北京”意为古典与现代相接,东方与西方相融的北京,而“新奥运”则意味着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推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奥运。人文奥运之所以是

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目标,不仅因为对环境的关注是人文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从而形成绿色奥运的概念,也不仅因为人文精神决定着现代科学技术具体的应用方向与操作的道德标准,从而引发出科技奥运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人文的,抓住人文奥运就是抓住了奥运的实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