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足球报》:圣诞后请忘记国奥海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15:19 中国足球报

  广东清远的国奥“海选”原本计划选4天,但到了第3天杜伊就提前停止了选秀。这说明,在杜伊的意识里“海选”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至少没有他回国过圣诞重要。

  “海选”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让杜伊发现更多的可造之材,不如说是为了让他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足球的现状。虽然杜伊不停地宣称在“海选”中看到了好苗子,甚至“已经相中了18到19名球员”,但一来不能排除那可能只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外籍友人对中国足球的
客气话,二来这“18到19名球员”真的能让国奥队发生质变吗?

  去年,国青队在秘鲁世少赛上失利后,主帅张宁曾抱怨那支生于1988和1999年龄段的球员的选材面只有不足200人。相比之下,08奥运队的选材面好不到哪儿去,因此杜伊选来选去,要想发现被埋在烂地里的真金不比登天容易多少。

  2000年,刚刚上任的国家队主帅米卢也在昆明海埂为国家队搞过一次类似的选秀,后来四川17岁的小孩刘成、广州28岁的老将赵昌宏都曾被老米圈进过国家队的大名单。但大浪淘沙之后,“选秀”最终流于形式,为米卢打下日韩

世界杯出线江山的,还是那些早就被中国足协圈中的“版型队员”。

  2005年,国青主帅克劳琛在香河也玩过一回“选秀”,结果也是“秀”得多“选”得少,后来跟随他征战荷兰

世青赛的20多名球员中也没有几人是真正从“选秀”场上PK出来的。

  杜伊上任之初,难免也要走走米卢和克劳琛的旧路。无论是崇拜也好,尊重也罢,让洋帅替咱们再大海捞针般地筛选一把,除了有可能耽误一点工夫外总是没有坏处的,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杜伊就会发现,无论是在这次短短的5天“海选”中,还是在后来的联赛观察中,他都很难在国奥队目前的阵容之外发现比周海滨、冯潇霆、沈龙元、赵铭们更有潜力的人。

  如果仍有人天真地认为杜伊真的能在清远发掘出被埋没的齐达内或兰帕德,那他也太怀疑中国足协的选人眼光了。中国在青少年足球领域缺乏的不是具有“慧眼”的选材能人,而是把这些“材”和“料”锻造成金的练丹高手。相对而言,我们不缺“选人的人”,我们缺的是“练人的人”。

  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奥队外籍主教练——一个刚刚在多哈亚运会上赢得赞誉的人,一个对

中国足球充满热情的人,一个认为国奥队完全可以在亚洲靠进攻杀出一片天的人——“海选”的现实意义在于,当他过完圣诞从塞尔维亚回到中国,他可以把“海选”这事忘掉,然后一门心思扑到“已知的国奥队”身上,对现有零件进行“专业改造”。

  这,可能也是我们对杜伊“用其所长”的真实体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8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