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足球报》:足协为何如此爱开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02:00 中国足球报

  最近“整风”的焦点一直集中在杜伊带领的国奥队身上。说句心里话,国奥队在亚运会上的不俗表现有目共睹,虽说没进四强,也总算让中国爷们儿看见了一点希望。足协在这时候却雷厉风行地“整风”,想必是希望这批小伙子再接再厉。

  与被“整风”的国奥队相比,中国女足也已到了不“整”不行的时候了。一直以来,中国女足是男足的“楷模”,培养出了不少德艺双馨的“铿锵玫瑰”。可在多哈亚运会上
,中国女足不但技术含量低下,而且意志品质也出了问题。中韩之战中,队长浦玮和韩国球员发生身体接触后,浦玮竟然起脚直接踢向对手。这个镜头以前在男足比赛中也曾看到过,踢人的那个人叫“范某某”。

  一个姑娘竟也如此疯狂,尽管主裁判只向其出示了黄牌,说心里话,那一刻我倒真希望把浦玮直接红牌罚出去。踢不赢对手,射不进球门,居然撒野,这哪里是

中国女足的作风?

  虽然凭借着2比0击败了韩国队,马良行率领的中国女足最终在本次亚运会上获得了季军。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成绩很难让人接受。似乎又将无数球迷在女足亚洲杯后建立的信心再次摧跨。亚运会的5场比赛,让中国女足不得不重新认清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在与朝鲜队的比赛中,中国女足的精神面貌、技战术明显不及对手,这正是球队加时赛中溃败的根源。

  乘着足协“整风”的这股东风,不妨也让这风吹吹女足。国奥开除了崔鹏,女足该如何呢?

  中国人性格内向沉稳,遇到事情不爱独断专行,喜欢集思广义,因此但凡遇到个事,“开会”往往能派上用场。在足球方面,咱们会也没少开,从红山口到广州,从北京到海埂,不能说“开会”一点问题不解决,但解决问题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就说那遥远的“中国足球十年规划”,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还没规划出个所以然来呢!

  咱们爱开会,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怕负责。每当一个人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开个会,大家一举手或者一投票,成,这事就结了,今后一旦出了娄子也碍不着谁,反正当时是开会决策的嘛。这也是中国足球十年规划不能兑现却没人受罚的一个深层原因。

  杜伊来咱中国之后,听说上届沈祥福的国奥队一开会就往一个半小时去开,当时就翻儿了,“不会吧,开个会怎么比踢场球的时间还长,你们有无搞错?”

  亚运会打伊朗之前,原计划中午应该在酒店开个赛前准备会,但杜伊擅自做主把这个会改在比赛前的休息室里,而且只开了十分钟。结果队员们把从会议上节省出来的劲头都用在了比赛上,10打11还踢得伊朗队员哆哆嗦嗦,虽然很可惜地输了,但被公认是国奥队踢得最牛B的一场。

  前几天看报纸上写孙祥总结出国奥队在多哈为什么出彩,他说出一条——会少,所以踢得好。

  其实类似的话以前我们也听到过。比如前不久霍顿的翻译谢强和米卢的翻译虞慧贤做客中央电视台时就对外籍教练不爱开会大加赞扬。外国教练不是横下一条心宁死不开会,而是“会开会”,10分钟能解决的事绝不拖成15分钟。老外开会跟老外训练是一个路子,人家训练两个小时,队员就会累得呼哧带喘。您再看中国教练的训练课,上午下午练它六七个小时,结果队员下课之后,是该泡吧泡吧该泡妞泡妞,体力毫没受影响,而且还异常生猛。

  建议中国足球在杜伊同志大驾光临之后,彻底改掉以往开会如麻和上瘾的习惯。要开会成,咱等到2008年八九月间一次开个够行不?

  ——那个会,叫“奥运会”。

  一个哥们儿曾经跟我说,他觉得中国男篮也应该请一个韩国教练,问我能不能帮着给呼吁一下。

  他说那话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而是5年前,那会儿大郅刚去美国,姚明还没参加选秀。他的理由很充分,中国篮球没别的,就是缺练,而且投篮也不够准,外围也没什么战术,这些都是韩国人的强项。我刚要跟他掰哧,他扔过来一句话,我立刻投降。他说:要是姚明和大郅都在韩国队,韩国就绝对属于世界强队了吧?

  仅就体育领域里的集体球类项目而言,中国和韩国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地互补。中国队员缺少顽强的意志和坚决的执行力,韩国则是没有那么多的体育人才,有限的那些人才里,身体条件也不够出众,脑子也不够灵活。

  反正这种互补性最早是被足球的老板们发现了,他们大举奔赴韩国,网罗足球教练,最多的时候,甲A14支队伍里面,有一半韩国教练。老板们发现,韩国教练确实好使,他们事业心强,价格不贵,比南斯拉夫教练更能理解中国的国情,懂得哥们义气那些事,有一套独特的训练手段,虽然不先进,可是行之有效。

  但再好的教练也架不住这么成群结队地请,而且韩国教练虽然灵活,但远没到圆滑的程度,他们来中国不像欧洲教练那样纯为挣钱,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一旦足球理想与球队现实之间有了冲突,尤其是在处理人情世故方面遇到麻烦,韩国人那股高丽棒子劲儿就冒出来了。就这么着,久而久之,韩国人慢慢就撤得差不多了,留到最后的那位,叫做李章洙。

  韩国人看着李章洙不像韩国人,中国人看着李章洙有些面熟,所以他才能在中国坚持得最久,而且成就最大。从这方面来说,李章洙倒有些像米卢,绝顶聪明,有自己的原则,但懂得变通,不必坚持的事情,就不坚持。

  李章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他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还是说韩语,这样他思考的时间就多了一倍,更能深思熟虑一些。

  李章洙现在又回来了,从哲学理论上说,他转了一大圈,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理应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国安永远争第一,在他的任上,最好能接近一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9,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