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于海:名将纷纷落选成亚运关键词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8:54 扬子晚报 | |||||||||||
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存在,本届亚运会注定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届。 在距离多哈亚运会开幕还有39天的今天,“落选”一词却频繁成为大赛前夕的关键词。游泳,蛙后罗雪娟落选;田径,邢慧娜因伤无缘大名单;跳水,田亮依然游走在国家队
在这份横跨了多个重点项目的榜单上,每个人的落选原因都不尽相同,但他们背后却有着一个相同的大背景。 一方面有奥运会之前整风的含义,比如罗雪娟。 另一方面,比如姚明,在备战2008的大形势下,亚运会金牌的吸引力对中国军团来说已大不如从前。 上届釜山亚运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超过了分列奖牌榜第二三位的韩国和日本金牌总和。因此,面对作为北京奥运会前最大一次演习的亚运会,“战术上重视,战略上练兵”的意义更大一些。 事实上,从上届釜山亚运会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对于亚运会的定位就有所转变。 自2001年申办奥运会成功之后,总局就提出了一个7年计划,7年之内,中国竞技体育的战略布局,参赛计划,人才培养都要服从奥运战略。具体到亚运会上,以往历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都是遣尽主力,甚至很多本该退役的老将都会为此重披战袍。而细心的人会发现,4年前开赴釜山的680多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3.3岁,其中很多人甚至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和亚运会。 釜山尚且如此,本届亚运会的奥运备战色彩则更浓。比如,邢慧娜的落选。自2005年,教练王德显因药犯禁之后,谁来带这位奥运冠军就一直悬而未决。田管中心相关人士透露,邢慧娜近期成绩下降得很快。在王德显事发之后,邢慧娜曾赴美国师从李黎,但田管中心日前透露,耗重资聘请外教,目的就是在2008夺牌,而就邢慧娜目前的竞技水平看来,夺牌已无可能。 既然没有夺牌的可能,自然备战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所以,尽管邢慧娜在亚运会上仍可能夺取金牌,但她最终还是落选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体育在亚运会上已经不再把金牌做为主要目标,备战才是他们这次亚运会的主旋律。 也许是巧合,2006年12月15日,当第十五届亚运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落下大幕,此时,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整整600天。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