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肖江:中国足球为何选择杜伊?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9:52 沈阳日报 | |||||||||
“十里挑一”,其中不乏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牌教练,最终却是“黑马”教练杜伊科维奇接手国奥帅位。这是继哈恩之后,中国足协又一次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经过长达八个月选帅的复杂过程,中国足协为什么会相中杜伊? “平民”背景报价低
奎罗斯、范哈内亨、特鲁西埃、埃里克森、桑蒂尼、福格茨等强势人选纷纷“落马”,替补中的替补反而成为国奥选帅名单的第一候选,充分表明了足协财力上的捉襟见肘。而报价不高的杜伊科维奇,恰恰因为足协这点“先天不足”,获得了击败名帅的强大武器。虽然杜伊的价格一直未透露,但绝对不会超过40万美元,因为这是中国足协的底线。 其实,选择报价较低的“平民”洋帅,也表示了足协决策的一点进步。起码这是一个体现了自知之明的选择。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一直在一百名附近徘徊,联赛越来越难引起赞助商的兴趣,足协的管理能力也处于低水平,对这样一个典型的足球落后地区,采取低成本运作的手段,应该是与其自身情况和位置相适应的。国奥主帅的任务只是冲击北京奥运会四强,为此中国足球的确没有必要像从前那样,盲目烧钱去追求脱离实际的名帅效应。 “国际”阅历经验足 价廉只是一个前提,物美才是中国足协绝不忽视的基本要求。丰富的带队参加世界大赛经验和带领落后地区球队取得成功的经历,是国奥洋帅必不可少的硬件,而这正是“国际”教练杜伊的强项。委内瑞拉、缅甸、卢旺达和加纳队,杜伊执教生涯都选择这样的弱势队伍,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加纳队在德国世界杯的精彩表现,让中国足协官员笃信:与其让足球强国的顶尖教练来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如让习惯弱势环境的高水平教练来耐心地传帮带。 哈恩来中国执教之前,没有任何执教国字号队伍的经历,足协当初非常草率地做出了决定,结果得到惨重的教训。前四任洋帅中,只有米卢获得成功,而其他三人都因经验不足而失败,足以证明带队经验的重要性。而杜伊是一位堪与米卢比肩的神奇教练,所以足协也想重复“米卢模式”,在杜伊这位“魔帅”帮助下实现奥运会上的突破。 “前南”情结做铺垫 杜伊每次在接受采访时都要提及“前南”教练的成绩。他的同乡们在包括中国的许多国家联赛上,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一大批“前南”教练执教过中超球队,非常有利于他迅速进入角色。尽管前南斯拉夫足球在欧洲已大不如前,但前南教练和队员对中国足球的贡献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原本贫瘠的内容,国内三强大连、山东和上海至今都在依靠前南足球人的帮助维系强队风范。足协选择杜伊,也是相信他会在深受“前南”足球风格影响的中国足坛,最大程度地缩短适应的时间,提高备战奥运会的工作效率。 不过,足协在选择杜伊的同时,也暴露出“临阵磨枪”的短视局限性。世界杯后,中国足坛相当多的人都认为,中国足球应该加深对法国、意大利、荷兰这些成功球队的学习,最好是通过引进他们的教练,帮助中国形成先进的训练机制。中国足协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也意味着他们只想借助杜伊的神奇,实现一次奥运会上的突破,并没考虑到如何为中国足球培养新一代球员和中国足球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杜伊的未来极有可能和中国足坛来来往往的“前南”教练一样,摆脱不了“过客”的命运。本报记者肖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