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尹波:99重现还是06纪元?鲁能时代已经到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00:27 济南时报

   中超大轴戏,受制于寒冷的天气和主观方面的种种因素,临场状态和求胜欲望均在对手之下的鲁能泰山,客场2比3不敌本赛季的最大黑马长春亚泰,未能“善始善终”。这对开辟了“新王朝”的鲁能泰山而言,不免有些遗憾。但是,对于一支在一个赛季里几乎把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所有重要的纪录——最长连胜、最高积分、全队最多进球、个人最多进球,以及囊括赛季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教练三大奖项等——揽于一身的球队,你还能要求它做得更好吗?

   六年,回到巅峰

  2006年8月27日晚,济南。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主场作战的鲁能泰山1比0小胜北京国安,提前六轮夺得当年中超联赛的冠军。这个夜晚,济南不眠。时隔六个赛季,这支卧薪尝胆了太久的球队,终于再次登上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峰巅。

  六个赛季之前的1999年,山东电力接手山东足球、鲁能泰山亮帜刚刚两年,这支远远算不上成熟的球队便出人意料地夺取了甲A联赛和足协杯赛的“双冠王”。然而,这一中国职业足球史上尚无先例的佳绩,却未能赢得除山东之外的中国球迷和媒体的认可,当时颇为普遍的看法,是认为鲁能泰山夺得双冠有着太多的偶然和运气的属性,其霸业很难持久。

  果然,次年的2000赛季,鲁能泰山便迅速下滑,其昙花一现的短暂,就连那些最不看好这个“暴发户”的“倒鲁派”,亦始料未及。鲁能泰山在联赛、足协杯赛全线失守,一年前因率队称霸而被奉为神明的主帅桑特拉奇,甚至没能坚持到赛季结束,即被俱乐部以“休假”的名义提前解职。自此,鲁能泰山从还没有坐热的冠军宝座上,又退回到国内职业足球圈“中上游”乃至“中下游”的老位置上去。球队和俱乐部先后易帅以后,鲁能泰山不仅未能重温或至少接近1999赛季的辉煌,继续在甲A和中超“准一流”与“二流”之间徘徊,而且于2001、2005赛季两次酿出亚洲赛场的“惨案”,使印尼望加锡和沙特吉达成为山东足球和中国足球刻骨铭心的耻辱柱。

  一切,都在“双冠王”后等着看山东人笑话的某些“预言家”的预见之中。

  六个赛季之后的2006年,鲁能泰山重新穿上了中国职业足球的“黄色领骑衫”,二度加冕标志国内足坛最高水平和荣誉的联赛王冠;同时,连续三个赛季闯入足协杯决赛,极有可能重演六年前的“双冠王”好戏。

  于是,六年前对鲁能泰山的神速崛起甚为不屑、蔑视和轻看山东足球由来已久的那种声音,又开始发言,再度预言鲁能泰山的王者地位难以坐稳。更有甚者,在联赛开打只有三轮、鲁能泰山遭遇首败之际,便急不可耐地早早跳出来,认定鲁能泰山患了“习惯性崩溃”,莫说夺冠,就连还有没有资格待在中超里都成了问题。

  那么,在重现历史最佳战绩几成现实的今天,鲁能泰山还会像六年前那样重蹈覆辙、再度从天堂跌入地狱吗?

  我不是预言家,而足球又是最难预见的领域,但若对比和分析一番鲁能泰山两度登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还是可以对鲁能泰山未来的走向有所感知和判断的。

   六年,一个轮回?

  很巧,鲁能泰山从上一次达到巅峰的1999年,到这一次重返巅峰的2006年,中间相隔了六年;而从1994年职业联赛启幕,到1999年初次登顶,恰恰也是六年。

  职业联赛之初,山东足球尚未与山东电力这样的大企业结缘,那时虽然名分上属于职业俱乐部,但事实上毫无“职业”可言——缺少企业的冠名和赞助,从专业球队投胎而来的俱乐部,根本谈不到什么职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在多数俱乐部均以企业名称参赛的情况下,山东队只能把自己命名为“山东泰山”。可惜,这个“泰山”,既不是“泰山酒业”,更不是泰山牌香烟。一年后,由于济南市政府给予了部分投入,球队改称“济南泰山”。不过,这支穷得让队员住体育场看台下的仓库、连蚊帐也得找球迷化缘的队伍,队员的条件和潜质则堪称上乘。当时泰山的主教练殷铁生,以重视基本功、注重防守和强调整体作战见长,虽因俱乐部经济拮据而无力引进内、外援,可是,依靠全部由本土球员组成的阵容,联赛战绩仍稳居中上游,1995年足协杯更是一鸣惊人,先后击败包括强大的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在内的各路劲旅,摘取了桂冠。

  足协杯的夺冠,使泰山声名大振,亦由此引来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冠名企业——济南将军烟草集团,从1996年起改叫“济南泰山将军队”。但将军集团与俱乐部的合作,仍停留在企业出资冠名的“初级阶段”,距离职业足球的标准和国内先进俱乐部的水平,相差甚巨。这个赛季,泰山又一次进入足协杯决赛,联赛则保住了六强席位。队内,以宿茂臻、唐晓程、李小鹏、邵延杰、李明、刘越等为代表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球员,在技术功底、战术素养和大赛经验上,有了扎实的进步。

  1997年,职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落后的泰山,开始出现落伍迹象。得不到内外援的增援,本土球星因待遇和前途等问题亦缺乏稳定,军心浮动,球队的成绩也逐渐下降,济南球市更从1995、1996赛季的高潮迅速下落。俱乐部勉为其难,前景堪忧。

  就在此时,山东电力的出手,可谓天降甘霖、雪中送炭,使苦熬数载的泰山足球迎来了触底反弹、强势出击的大好发展机遇。不仅深受困扰的经济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多年无法实现的内外援的引进,一夜之间柳暗花明。山东足球史上第一位外教、韩国名帅金正男,强力外援、巴西人巴力斯塔,优秀内援邓乐军、宋黎辉等,出现在已易帜“鲁能泰山”的球队名单里。

  1998赛季,是鲁能接手泰山后征战的第一个赛季。尽管金正男没能履行完自己的合同便黯然下课,但他依然给历来稳健、中庸的泰山融入了进攻足球的活力,初步改变了泰山重防反、轻进攻的传统打法,成就了泰山自1994年建队直到1998年这五年里踢得最漂亮的一个赛季。遗憾的是,已经习惯于防守战术的泰山球员,欲彻底脱胎换骨,显然需要一个过程。“金家军”进攻的突出直接导致了防守的削弱,攻与守的失衡,使泰山虽赢了一些该赢的球,却输掉了更多不该输掉的比赛,一度陷入了球队历史上从未陷入过的保级危境。俱乐部被迫换帅,让已改任俱乐部总教练近一年的殷铁生出山救场,结果鲁能泰山最终以联赛第九名这一当时历史最低名次,结束了这个赛季。

  这就是1999赛季鲁能泰山创造“双冠王”奇迹之前,有关这支球队沿革的全部背景。无论从哪个方面着眼,这都不该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高潮到来的前兆。因此,当1999赛季鲁能泰山居然把自己也不敢想象的双冠囊括在手之时,外界的惊谔、怀疑和不信服,亦在所难免。

  那么,这个“双冠王”从何而来呢?

  首先,泰山虽然长期居于中国职业俱乐部的中游,但球员的条件、素质属于上游,只是出于体制和经济的原因,不能把应有的潜质充分发挥出来。鲁能的接手,使体制和经济的桎梏得以化解,泰山开始具备了扬帆起飞的最重要的理论和物质基础。可是在赛场上,在最基本的技战术环节上,他们还需要积累。这是1998赛季鲁能泰山未能实现突破的决定性因素。而时至1999年,这种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殷铁生、金正男先后为球队奠定的防守和进攻的理念,被新帅桑特拉奇恰到好处地捏合在一起,宿茂臻、李小鹏、宋黎辉、李明、舒畅、高尧这批本土球员正逢黄金年龄和状态,外籍门将萨沙,中前场强援巴力斯塔、罗梅罗等,有效地弥补了本土球员的弱点,桑特拉奇的教练和工作班子因有皮维奇、殷铁生、李良石等人的全力辅佐,亦处于最佳时期,俱乐部在主要决策者王琳和邵克难执掌之下,对球队将士的支持不遗余力……这些难得的优势汇聚一身,鲁能泰山终于迎来了突然爆发的历史机遇。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中国职业足球的巨无霸大连,在强势统治了甲A五年(五个赛季四度夺冠、一次第三,曾55场联赛不败)之后,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次低潮,仅获得当年联赛的第九名。这也为鲁能泰山的登顶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很巧,大连的低潮看起来也是六年一回,1999年的低潮以后,最新一次低潮发生在2006赛季,而正是这一赛季,鲁能泰山第二次攀上顶峰——这是后话了。

  所以,对鲁能泰山1999赛季的异军突起,我们是否应该给予这样的评价:经过五年的积淀,球队在技术和非技术条件方面达到了阶段性的高潮,而主要竞争对手恰恰出现低潮,这个历史性的机遇,鲁能泰山抓住了。但是,由于俱乐部建设、球队建设上存在战略性的缺陷,“打下江山”后如何“坐稳江山”的课题甚至没人去关注,更不要说解决了,球队的意外成功难以持久,就势在必然。

   这六年,不是那六年

  从2000年起,涉世未深、暴富难安的鲁能泰山,很快遭遇了自己的低潮。“双冠王”功臣桑特拉奇、邵克难等“共苦而不能同甘”,从创业时生死相依的伙伴,变成了功劳簿上你死我活的敌人,曾辅佐他们共同创下双冠大业的战友们,则“树倒猢狲散”。赛季末,鲁能泰山联赛、足协杯赛先后折戟,“暴发户”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的残酷现实,导致桑特拉奇、邵克难先后离职,大功之臣转眼间成了“罪人”。

  2001年至2005年,董罡接替邵克难,成为鲁能泰山俱乐部的掌门人。俱乐部的战略思路,亦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若只论球队的战绩和名次,董罡远远比不了邵克难。2001年至2003年这三个赛季,鲁能泰山在联赛、足协杯两大国内顶级赛事上一无所获,还创造了两个“最差纪录”:俱乐部外战惨败之最的“望加锡惨案”,以及联赛排名历史最低——2003赛季的第12名。

  然而,董罡时代的鲁能泰山,在俱乐部的基础建设和战略理念上,做出了其前任所不可企及的业绩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把后备力量的培养作为俱乐部宏观建设的支柱,对鲁能足校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努力,使这个学校成为中国足球最重要的后备基地,到2004赛季前后,中国职业俱乐部各年龄段队伍联赛的冠军,几乎全部由鲁能足校学员组成的鲁能泰山队包揽,各级国少、国青、国奥的成员,鲁能泰山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直至达到统治地位。目前,国家成年队的骨干力量,亦由鲁能泰山球员构成。

  第二,在俱乐部的市场经营上,跨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逐渐走出了完全依靠山东电力“输血”的生存模式,不断增大自主经营的范围、比例,至2005年底董罡卸任,鲁能泰山俱乐部的经营自给率有了创纪录的提高,成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挣钱”的“领头羊”。

  由于山东电力把“建设百年俱乐部”作为投入职业足球的长远目标,重视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鲁能泰山逐渐成为中国职业足球圈内最正规、最成熟和最有吸引力的俱乐部,大批国内顶尖球星把到该俱乐部踢球视为理想,使鲁能泰山取代大连实德、上海申花等老牌强势俱乐部,成了中国球员最为向往的用武之地。

  基础建设和市场经营的成功,最终还是要反映到球队的建设和成绩上。董罡任内,鲁能泰山在年轻队员的培养和内援的引进、使用上,逐步达到国内最高水平,如果不是在外教、外援的选择上走了一些弯路,多交了不少学费,他们出成绩的时间还会更早。2003赛季,大连在最近五年的高潮里出现了一个小的低潮,但鲁能泰山羽翼未丰,主张多用新人的外教涅波与中生代球员的隔阂犹深,队伍的战斗力不在最佳,结果这个机遇被上海申花抓住,该队历史上第二次夺取联赛冠军,称雄末代甲A。2004赛季,鲁能泰山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再夺联赛冠军的实力,当年三项全国锦标里的两项——足协杯、中超杯冠军均落入该队之手,而大连实德由于把主要精力用于“七君子革命”,盲目罢赛被罚六分,失去了联赛称霸的机会,拥有优秀外教图巴科维奇、顶级内援李金羽的鲁能泰山,惜之于某些关键场次出现失误,把中超元年的联赛冠军拱手相让给深圳健力宝,自己屈居亚军。

  2005赛季,志向高远的鲁能泰山开始向自己的第二个联赛冠军和第一顶亚冠桂冠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在整个赛季的上半程,他们高歌猛进,显示出了志在必得的欲望和实力。遗憾的是,鲁能泰山瞄准联赛、亚冠,又舍不得放弃足协杯、中超杯,明显缺乏多线作战经验的他们,却近乎顽固地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主帅图巴在用兵上则刻板地只使用一套基本阵容,使球队在联赛和亚冠争夺进入最关键时期后兵困马乏,不仅没能冲顶成功,反而酿出了2比7惨败沙特伊蒂哈德的“吉达惨案”,元气大伤。此后,运气欠佳的鲁能泰山又遭到图巴、郑智、巴辛等三名球队灵魂人物被禁赛的严厉处罚,足协杯决赛不敌大连实德,不得不接受“四大皆空”的结局。

  但与此同时,鲁能泰山几乎称霸了国内各年龄段少年组、青年组所有赛事的冠军,以鲁能泰山球员为核心和脊梁的山东队夺得了全运会的男足金牌,鲁能泰山在俱乐部基础建设和高水平内、外援的引进上又有更大的动作——

  这就是2006年鲁能泰山重铸辉煌之前,俱乐部自身和国内足坛的真实背景。显然,这六年已经不是那六年。如果说,1999赛季鲁能泰山的成功,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运气和偶然性的成分;那么,2006赛季他们的重新崛起,则是在极为坚实的基础之上,成为一种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结果。

  1999赛季,在殷铁生、金正男和俱乐部历任东家苦心经营的基础上,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向顶峰冲击的桑特拉奇出现了,在王琳、邵克难等“幕后英雄”的鼎力支持下,鲁能泰山奇迹般地如愿登顶。2006赛季,在董罡和鲍利斯、涅波、图巴等人用成功和失败打造的更为肥沃的土壤上,比桑特拉奇更加长于整合资源、掌控大势的康梦君,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善用图巴、擅长管理、善于化解矛盾和形成合力的康梦君,完成了董罡等人未酬的壮志。康梦君比桑特拉奇更加幸运的是,他所依据的这片土地,与六年前已大不相同。这一次,鲁能泰山的胜利不应再被称之为奇迹,而且,亦无理由再度昙花一现。

  这是“99重现”,更是“06纪元”。中国足球的鲁能泰山时代,已经到来。(尹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2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