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足球》袁野:不再歇斯底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04:12 足球-劲体育

  “现在的足球环境已经缺少一种诚信,人往下走是很难的……”说这话的时候,张曙光已经彻底脱离足球两天(9月17日),他的身份是回吉林大学办讲座的学者。也许是为了配合身份,再次谈起辽足,他一脸的舒缓和平静,这让过去几年N次采访过他、见惯了他指手画脚滔滔不绝夸张姿态的记者有些替他欣慰,他终于解脱了。

  三年前,他意气风发进入辽足,他是一个智商的形象高调进入足球圈。三年之中,
他获得过赞美之词,但更多的还是身负骂名。三年之后,他带着些许的失望与无奈离开足球圈,此时他显得很低调。三年足球圈的摸爬滚打,让这位博士老总少了些书生气、多了些沧桑感。所以,很难以简单的“成功”或者“失败”来给张曙光的这三年下一个定义,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张曙光从足球圈里领悟了不少东西,而继续留在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从他的身上学习、效仿了很多东西。

  2003年的5月,辽足回归,人们第一次认识这位辽足新任总经理。能言善辩,是张曙光从第一次见面便给我留下的直观感觉,而这个特点在此后的三年之中,也一直伴随着张曙光。或许是太能讲,理论性实在太强,最终让张曙光落得一个“忽悠”之词。不过,三年之前,张曙光认为这种“忽悠”是一种本事。记者曾经在一篇题为《长袖善舞张曙光》的文章中记录了张曙光对于辽足美好未来的设想。那时候,在初涉江湖的张曙光眼中,辽足就是个聚宝盆,守着辽足这个多年的品牌,赚不来钱是可耻。在那篇文章中,张曙光一句经典之语便是:“‘空手套白狼’是一种本事,这是一种资本运作的能力。”

  那时候的张曙光意气风发,谈吐之间尽现博士之风采。记者从1998年便开始采访辽足,经历了多任辽足老总,而在接触张曙光一段时间之后,“书生气过浓”才是这位博士老总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事实证明,在三年的辽足运作之中,张曙光确实提出过很多让人信服的策划与理念,但是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几乎都难以实现。包括直接导致张曙光最后心灰意冷的“转让与托管的失败”,不能不说张曙光精心导演的转让剧是一幕好戏,但是只有他这个好导演,缺少好演员的配合,尤其是曹国俊这个本该属于配角的角色最终搅黄了这部大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只能说这位博士老总把所有的事情想得过于理想化,然而世事无常,并非所有人都想法一致,站在不同的利益与角度上,张曙光又岂能如此简单做到各方面都如己所愿。

  同样,包括张曙光费尽心机请出本山加盟辽足,但最终双方也闹得不欢而散,张曙光把这些问题大多归结为缺少沟通。但是当初又有多少人不看好这桩文体联姻,难道堪比小诸葛的张曙光真的预测不到这一步?也许这只能用记者曾经写过的另一篇文章《聪明反被聪明误》来解释。

  不能说张曙光的想法都过于天真,但是这种充满遐想的种子要看播种到哪块土壤之中。在辽足这块全国独一无二的特殊环境之中,张曙光想要带领辽足破茧成蝶实在难上加难。

  于是,在辽足的后期,张曙光一度变得很是苍老、很是憔悴,变得不喜欢与外界沟通交流(用张曙光之言可能是没办法交流),军人出身的张曙光在不久之前要求年轻的学弟学妹面对压力与挫折要学会坚强,但是很难想像张曙光就在几个月之前谈及自己在辽足这几年的呕心沥血,动情之时竟然会潸然泪下,以此足以可见这位博士老总也是常人,也有满腹委屈。

  失望之后自然是选择离开,这也是所有人在遭受打击之后都必然做出的抉择,张曙光同样也不例外。在彻底离开之时,或许也是张曙光在足球圈的最后一次采访,我们分别在长春、北京进行了长达十余个小时的长谈。在合盘托出辽足种种不为外界所知的内幕之时,张曙光一脸平静,甚至在反复讲述清楚之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时的张曙光真的只能用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来形容他。


  精彩足球新闻华体网独家代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