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报:奥运志愿者的幸福感来自精神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4:53 竞报 | |||||||||||||||||||||
北京丰台垒球场,第11届女子垒球锦标赛看台上,志愿者顶着烈日为观众服务 摄影/本报记者 罗先明
奥运志愿者的职责是什么?志愿者们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从哪里获得幸福感?在拥有4亿青年的中国招募的赛会志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奥运志愿者是否能给中国留下志愿服务精神?针对奥运会志愿者、志愿服务这个大课题,本报专访志愿者专家,并推出相关报道。 奥运志愿者的职责是什么?志愿者们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从哪里获得幸福感?在拥有4亿青年的中国招募的赛会志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奥运志愿者是否能给中国留下志愿服务精神?针对奥运会志愿者、志愿服务这个大课题,本报专访志愿者专家,并推出相关报道。 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3日17:00,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的招募活动中,北京地区报名总人数累计已达123017人,其中在京社会各界有30210人报名,占报名总人数的24.6%;高校系统共有92807名在校师生通过学校内部设立的招募点报名,占报名总人数的75.4%。招募工作自8月28日上午10点正式启动的一周时间内,咨询热线“12308”和宣传咨询点的咨询总量已达521464人次,其中高校咨询人数达421062人次,占咨询总量的80.7%。 据介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7万人,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3万人。赛会期间,还需要数十万城市志愿者在场馆周边重点区域和全市主要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业区等领域,提供交通、旅游、购物、接待、环保、语言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城市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将于明年启动。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公众参与面,从2006年起到2008年,还将陆续开展“微笑北京”主题活动、“迎奥运”志愿服务和奥组委前期志愿者项目,广大公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参加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 针对志愿者如何在无偿服务中获得幸福的问题,专家指出,志愿者的幸福感体现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我”得到承认,志愿者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精神领域,来自志愿者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他们的认同,为此,奥运会组织者往往采取给志愿者颁发奖章和证书的办法对志愿者进行精神激励。
世青赛志愿者们任劳任怨地服务于比赛现场 摄影/本报记者 柴春霞
派发小喇叭的志愿者成了女垒赛看台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 摄影/本报记者 罗先明 志愿者如何获得幸福 真诚感动别人 真心获得幸福 蔡矢阳是去年在北京举行的苏迪曼杯比赛的志愿者,他这样描述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幸福: 我是负责法语陪同的,我的同学也主要是做陪同和酒店接待工作,包括运动队到达北京后的酒店入住、赛前训练、赛中一些事情的协调,还有赛后生活。 对我来说,这个活动意义很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个人经历。记得当时法国队获得了一枚奖牌,在发奖的最后,法国队教练走过来把这个奖牌挂在了我的脖子上,这可能是他对我的工作的认可。因为刚开始接触时,他们对我并不是很友好,有些戒心和排斥,通过一段时间的陪同,队员们体会到我是在真心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工作,慢慢就对我非常友好,最后成为很好的朋友,到现在还会时常联系。这不但是对工作能力的锻炼,同时对整个人生也有影响,让我认识到,不管做什么事,用真诚一定会感动别人,自己也会获得极大的幸福感。 奥运志愿者能够得到什么 不管是早期的奥运会,还是近几届奥运会,志愿者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精神领域———在其完成被分配的任务后得到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组织者和观众对他们的认同和肯定,为此,奥运会组织者往往采取给志愿者颁发奖章和证书的办法对志愿者进行精神激励。此外,组委会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奖励。 特殊的奥林匹克奖章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就采取颁发奖章的办法对志愿者进行精神上的奖励。一位瑞典妇女瓦萨尔(Versall)的6个孩子全都参与了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服务工作,最小的孩子作为童子军成员承担了维持秩序和发送信件的任务。为了表彰其为奥运会所做的特殊贡献,国际奥委会给这位瑞典女士颁发了一枚特殊的奥林匹克奖章。 给予志愿者以团体归属感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每个从事志愿服务的翻译都得到一枚胸针,他们把胸针别到衣领上以使其被识别出来。类似制服、徽标、附属物以及其他具有识别特征的物质奖励,加强了志愿者对某一团体的归属感和集体参与感。 同样,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志愿者也得到了一张参与证书、特殊的翻领胸针、由奥运计时赞助商提供的手表、两张开幕式预演的门票以及一套志愿者制服。 志愿者杂志 永留志愿服务经历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为志愿者部门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标志,专门为志愿者制作了一系列产品:帽子、T恤衫、标签、扣针、手表等,这些产品由赞助商和奥运会合作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组委会把对志愿者的激励与志愿者培训结合起来,选派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去国外学习语言。志愿者组织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和聚会,以促进这个群体的融合。奥运会结束后,所有的志愿者都得到一个志愿参与奥运会活动的证书和一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纪念章。 为使志愿者参与奥运会的经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组委会还发行了志愿者杂志,杂志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刊登了所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志愿者的照片,第二部分则根据活动种类记录了所有志愿者的名字。 为奥运志愿者树立铭柱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首先把志愿者和带薪工作人员同等看待,把他们视为奥运会组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认可,这是一种对志愿者的精神鼓励。同时,组委会为每名志愿者在培训、服装、休息场所、食品饮料、交通等方面平均支付了大约700美元,给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以基本的物质保障。 组委会还向志愿者提供了一些奖励,包括开幕式排演的门票及奥运会商品的折扣等。奥运会结束后,志愿者进行了盛大的游行,众多的人们向志愿者致意,以感谢他们在奥运会期间所做的贡献。悉尼奥运村为7.4万名奥运志愿者树立了290根柱子,并把他们的名字一一刻在上面,这比丰厚的酬劳更让志愿者感到激动和难忘。 获得志愿者专属纪念品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每个志愿者均可在服务期间享受免费用餐、交通和保险以及免费或优惠入场券。此外,每人还可领到具有收藏价值、刻有雅典奥运会标志的服装、手表、腰包、手机等只有志愿者才有的纪念品。奥运会结束后,奥组委还举办各种表彰活动,颁发奥运志愿者证书。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与自己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起来。参与奥运会的服务被看作是获得专业经历的机会,可以在日后的求职中作为一种优势,或者被看作是自己人生中一种难得的体验。 专家眼中的志愿者行为 孙葆丽:幸福感体现在“自我”被承认
孙葆丽教授 孙葆丽,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奥林匹克运动、妇女体育和比较体育。2000年到2001年,在北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工作,担任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进行陈述的专家。2001年7月,赴莫斯科参加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最后冲刺工作。 志愿者的幸福感和一般人的幸福感有所不同,志愿者的幸福感体现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我”得到承认,“自我”素质得到提高,自身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这些感受会逐渐增加。 以奥运志愿者为例,最初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的期望值不同,经过培训和实践后观念就会有所变化。因为志愿服务所得到的快乐,是源于克服了许多困难后为别人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获取可能是许多年轻人以前没有过的经历。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被别人帮助,那种在付出中得到快乐以及经过磨炼得到回报的经历是很少的。 志愿服务对个人的后续影响非常大。我相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向全体志愿者说“谢谢”时,每一位志愿者心中的感动与自豪之情可能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体验。 任海 奉献所获得的幸福感更长远
任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首席专家、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志愿者的幸福度实际上牵扯到“幸福观”的概念,有些人就是以“吃好喝好”为最大幸福,但作为志愿者显然不能认同这样的幸福标准。志愿者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我为人人”是他们的幸福标准,奉献所获得的责任感最深远、最纯洁、最高尚。志愿者们在奉献社会后带来的幸福感,比表面的所谓幸福感以及急功近利的幸福感,要长远得多。 短期来看,与在家里喝着啤酒看比赛的人相比,不能看比赛还要付出劳动的志愿者,可能觉得什么都没有得到,但相信他们会在之后的许多年里感觉十分幸福。幸福感是分层次的,奉献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烈,奉献和幸福是成正比的。在志愿培训中,要有意识地让志愿者了解其服务的内在人文价值。 此外,志愿者奉献的价值需要也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所以应该通过媒体、舆论空间营造尊重志愿者的社会氛围。这样,志愿者才会发自内心地露出真诚的微笑。
沈悦,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 沈悦参加了今年6月至7月为期35天的奥运志愿者管理人才赴美培训。在对美国志愿服务进行深入了解后,对北京奥运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沈悦建议首先应该做好志愿者的激励工作。“志愿者做志愿服务的目的实际上是多元化的。做奥运志愿者的动机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亲身参与这样一件盛事,做点贡献,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想得到各种纪念品、制服、免费看比赛、见明星的机会。如何对志愿者群体进行适度的激励,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个人建议,所采取的激励方式,还是应当根据服务岗位的不同进行一定的区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顾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