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剑:中国女足行走在复苏路上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5:55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连夺两届世青赛亚军说明什么? “通过这次世青赛,我们看到了中国女足的进步,也看到了中国女足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这是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健强对本届世青赛中青队言简意赅的总结。进步———体现为中青队再次杀进决赛,两夺世界亚军,证明女足后备力量的培养走上了开花结果的正途;差距———因为中青队在与美国、朝鲜等强队的较量中处于明显下风,无论是个人能力
纵向比,后备力量有了质的飞跃 1999年世界杯的辉煌,为中国女足赢得“铿锵玫瑰”的美名,但此后,因后备力量的匮乏,中国女足开始了滑坡的历程。2002年,第一支中国女足青年队兵败印度新德里,无缘当年的首届世青赛;2003年世界杯被挡在4强之外,2004年奥运会以0比8惨败于德国,小组未能出线,老一代玫瑰先后退役,标志着中国女足全面没落,此时“铿锵玫瑰”的光环已经褪尽。 痛定思痛。以张健强为首的中国足协女子部痛下决心,将重心转移到女足后备力量的培养上,准备为女足来个二次创业。2002年5月,一个名叫“未来之星”的中国女足青少年培养体系在秦皇岛启动。在第一期训练营中,走出了翁新芝、娄晓旭、周高萍、奚丁瑛、张卫双、訾晶晶等新人,甚至还有已在马良行国家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张颖等。在2003年上海东方绿洲训练营中,又涌现了马晓旭、张艳茹、张伟、岳敏、庄然、袁帆、尤佳、饶慧芳等一批技术、身体更加出色的新秀。正是这两批人马,构筑了最近两届世青赛中国队的框架。 2002年首届世界中学生女足赛冠军、2003年亚少赛亚军、2004年亚青赛亚军、2006年亚青赛冠军,2004年和2006年连续两届世青赛亚军,是“未来之星”带来中国女足实实在在的收获。而据张健强介绍,每年的训练营都会发现新苗子,“未来之星”已经成为中国女足后备力量的蓄水池。可喜的是,从去年开始,除了保证每年两次青训营外,足协女足部还与教育部联手推出全国女足U14足球节,将目标锁定在2015年的世界杯和2016年的奥运会。一系列未雨绸缪的决策和行动,有效地止住了已经接近崩溃的中国女足根基。 横向比,与世界强队差距尚不小 女足后备力量的壮大是不争的事实,但与世界强队相比,我们尚有很大差距。据资料显示,2003年在中国足协登记注册的女足运动员仅有800多人,同年美国从事女足运动的人数已经超过800万。虽然美国女足大联盟于2003年停办,但美国的女足群众基础却越来越庞大,现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学都开展女足运动,女足运动在美国已经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美国女足的实力才能经久不衰。而前世界冠军挪威队,就因为出现了女足后备力量的断层,至今已沦为世界三流球队。 目前,中国足协在案的女足球队仅19支,以一支球队成年、青年、少年共70人计,总共也不过1300人左右。所以,中国女足的基础实际上还是非常薄弱,不仅远低于美国,甚至比起澳大利亚、朝鲜队等国家也相差很大。基础差距悬殊的最直接后果是,我们的国家级球队选材只能十里挑一,对手却可以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整体实力自然比我们高。 现在距离2007世界杯和2008奥运会已近,中国女足要想彻底打赢这两场翻身战,靠目前的根基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加大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铿锵玫瑰”才能永远散发芬芳。本报记者 林本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