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半岛都市报:大郅回归 一次心的折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7:14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从洛杉矶飞回北京,需要14个小时。然而一次心的折返,竟然颠簸了四年!

  当我们以拥抱的姿态迎接大郅的回归,才发现被夸大了的恩怨,终究抵不过一张踏实的返程机票。

  四年间,当“拯救大郅”的口号时不时出现,问题的严重性也不断随着时间的拉长和坊间的传闻而加剧。以至于我们的耐心几乎耗尽在隔岸的僵持与揣测中,被一张绿卡“卡”住的诸多环节中,在篮协、八一这诸多需要协调的错杂网络之中……

  如果没有体总那条放眼08奥运的“大赦令”,如果没有李元伟亲赴洛杉矶的促膝长谈,大郅或许真的会定格为一个永久性的反面典型。尽管诸如手机铃声一直是《解放军进行曲》这样的细节让我们对“叛国”之类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恩怨的产生就是因为一次误解,升级也只因隔膜的加深。

  四年时间,足够让厌倦漂泊的大郅变得成熟,也足够让我们认清事情的根源: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兼顾时,一个莽撞青年对个人发展偏执的认识和“叛逆”的举动而引发的冲突。继而,我们认识到大郅虽是极少的个例,但却代表了在中国体育迈入职业化的新时期,运动员个体的发展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之间难以避免的矛盾。

  在大郅回归的前夜,我的同事说“为了忘却的纪念”。但我想,不如说“为了纪念的忘却”更合适———忘却四年间的冲突争吵僵持,再刻板的家长也会宽恕叛逆的孩子。但我们要牢记教训,并吸取教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敢于直面恩怨,并能把恩怨化解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和智士。

  我说过体总的“大赦令”是一个信号,它在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同时,也用“特”与“赦”的方式把个人与集体的可调和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由不知错到知错能改是可贵的,但更可贵的是能给知错者一条改错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赦令”的确是中国体育在管理体制上的反省和进步。回归,是大郅迈出的一小步,更是中国体育迈出的一大步。

  其实,我们忽略的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奖牌是冷的,但人心总是暖的。

  □许运专栏

  半岛都市报独家提供新浪体育,其他媒体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3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