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体育报:退役运动员要接受社会挑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0:30 中国体育报

  正当全国众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生活窘迫一事时,本报接到了一位退役多年的运动员的电子邮件。在这封来信中,她告诫——

  2006年3月25日,《中国妇女报》报道了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生活拮据当搓澡工的事情,使社会公众又一次关注到了运动员退役后的悲惨命运。也曾经是运动员的笔者在这里想讲的是,当搓澡工没有什么难看的,退役运动员通过自己的劳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
工作都是光荣的。

  社会对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评价,以及运动员对待自己再就业的期望,应该用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来对待。应该看到,现役运动员所付出的劳动相对于其他劳动岗位是一种特殊劳动,这种劳动不仅需要运动员付出体力和智力,还需要付出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要付出健康和生命。运动员对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党和国家有一套完整的奖励和保障制度,包括在运动员不从事竞技运动后,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就业岗位保障。问题是,保障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政策是一种保护性环境和导向,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衡量劳动力价值的标准不会因为退役运动员而改变,运动员同样要经受劳动力市场的挑选。关键是运动员要提早意识到——退役后我能做什么?要提早做好劳动技能的准备——退役后我能行!

  退役运动员重新实现在社会上的价值定位,不是退役前的一蹴而就,而需要漫长的艰苦学习积累。笔者曾经也是一名专业运动员,没有什么骄人的业绩,与优秀运动员相比更算不上先天聪慧。但是,笔者记住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并将此作为座右铭,长期坚持训练之余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这种长期积累的效果,让笔者转业时有勇气和能力参加全国高等教育统一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实现了在社会中的重新定位。现实中,退役运动员重新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我所接触到的退役运动员就有在政府部门担任部长级职务的领导干部;也有获得美国

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某著名大学的教授;还有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与常人相比,他们依然是充满自信,依然是风度翩翩,依然保持了运动员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因此,要避免运动员退役后找不到工作的窘境,现役运动员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增强危机意识,管理好业余时间,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只有将运动场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运用在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准备上,才能在转业时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