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齐鲁晚报:对“邹春兰现象”的思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9:25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 马安泉

  连日来,“邹春兰现象”在社会反响强烈。昔日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全家蜗居在5平方米的小屋,生活艰难,依靠在澡堂为人搓澡为生。当然,搓澡工并不低人一等;但作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应当从事更为重要的工作。因此,人们对邹春兰的境遇深表同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虽然,“邹春兰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并非极少数的“个案”,
而是中国体育界少数退役运动员的现状。因此,现行的运动员退役制度的完善,成为有关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事实说明,“邹

春兰现象”是由邹春兰自身造成的。因她毕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更没有其他工作的技能。试想,一个连汉语拼音都不会的人,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当然,现行的“退役体制”,也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因素。运动员退役之前,有关方面当对其进行培训,使其顺利转向另外的行当。因为,现行体制下的运动员,为了从事体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前途负责。

  中国体育是“从幼儿抓起”,从选材到训练是“一条龙”的举国体制;如此体制,造就了世界最为庞大的专业运动员队伍。他们把为祖国、为家乡争光,视为自己奋斗的人生目标。至于退役之后如何?他们则是极少提前考虑的。作为体育部门,在强调运动成绩的同时,对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则有所忽视。如此,便造成了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运动员来讲更是如此,因竞技体育是年轻人的事业,他们吃的是“青春饭”。因此,运动员闲暇之余,要把大好的时光放在学习上。在征求亲朋好友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精心而合乎实际的设计,为退役做好充足的思想和知识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邹春兰现象”的存在,既是一件坏事也是好事。对于邹春兰的生活遭遇,我们抱以极大的同情;但是,正是由于其悲惨的遭遇,给如今的运动员敲响了警钟。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当尽快制定出合情合理的运动员退役制度,减少“邹春兰现象”的再度重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5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