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杭州日报:一块金牌探到底线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2:38 杭州日报

  有些事情就像是宿命,譬如张丹/张昊在意大利都灵的银牌,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仍是银牌。都灵的那一跤,让张丹/张昊名动天下,但就内心而言,他们肯定更希望以另一种方式征服观众和裁判。可惜事与愿违。

  有些事情就像是折磨,譬如庞清/佟健,在都灵他们以0.24分之差与领奖台擦肩而过,在卡尔加里,他们却首次加冕了世锦赛的桂冠。天道酬勤,不管你信不信,有些时候它就
是真理。

  宿命也好,回馈也罢,对于中国花样滑来说,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一天,这未必能说世界花样滑从此开创中国时代,但世界花样滑强国都应该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这种压迫。

  更为可喜的是,中国选手这次并非一味靠难度取胜,那个“六脉神剑”式的“抛四周跳”没有轻易亮出来冒险,在最后的总分中,艺术表现分占了很大比重。我一直担心,一味地上难度会将中国花样滑带入另一条歧途,现在我们正找回平衡。

  细细研读中国双人滑的几对选手,各有各的风韵,各有各的美丽,在场上,他们有的如写意的挥洒,有的如工笔的精致,有的如油画的华彩,完全是一派百花齐放的姿态,这让习惯了流水线作业的我们惊讶不已,也让花样滑自身有了摆脱明星效应走向平民化的可能。中国花样滑告别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我们有必要感谢逐渐淡出的申/赵宏博,他们第一次将这项运动直观地推到我们跟前,此前,我们甚至连花样滑与冰舞的差别都不清楚。我们也有必要感谢张丹/张昊,他们在都灵的顽强再次改写了我对这项飘逸运动的认识,让其注入刚性,让其张扬个性。我们更有必要感谢庞清/佟健,他们在前有申/赵宏博阻挡,后有张丹/张昊追击的情况下获得的这块金牌,让我们探到了中国花样滑的底线,那座耀眼冰山下的坚实。

  (李坤军 杭州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