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解放日报:丁俊晖只有一个 开发一条新的成才之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9:24 解放日报

  编者按:一个丁俊晖,带出了一个“丁俊晖模式”,引发了我们关于家庭培养、社会成才的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思考。

  丁俊晖只有一个,但走他这样成才之路的中国运动员绝非个别。在上海,目前也有不少家庭做着类似的梦。本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调查,最终选中了四名目前仍在不懈奋斗的上海选手,他们是:网球选手楼亨渊,赛车选手江腾一,台球选手潘晓婷,国标舞选手谭轶
凌。

  我们将推出三篇系列文章,围绕这四位选手成长的一个个故事,向读者展现他们成长的经历、面临的困难,以及对以他们为代表的“家庭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希望能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给体育界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一些启发。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要想让孩子通过体育出人头地,就必须走少体校、市队、国家队这样的路线。丁俊晖的出现,让我们对运动员成才方式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家庭为单位培养选手,也有可能成功。

  于是,这样一种有别于“举国体制”的家庭培养模式,就值得做一番调研了。

  父辈影响

  孩子在幼年时的兴趣爱好,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潘晓婷的父亲潘健原本是山东兖州一家拖拉机厂的工人,但业余时间喜欢打

台球,而且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那时年纪尚小的潘晓婷没事就在父亲开的台球房打球玩,从此竟走上职业道路。而谭轶凌的父亲谭常勇虽是上海军体俱乐部的职工,但从小就喜爱文艺,演话剧,做主持,在单位里是文艺积极分子。幼小的谭轶凌其实早就注定和文体结缘。而如果不是受到爸爸的影响,楼亨渊和江腾一也不会选择现在的运动项目。

  家长,尤其是父亲的兴趣爱好,往往会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这个现象对于走家庭培养模式的选手来说,几乎成了一个共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孩子走这条路,是父亲梦想的延续。

  家庭支撑

  家庭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选手背后的核心支持,是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的。这是为什么?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没有“国家队”的概念。

  潘晓婷和谭轶凌的成长经历和丁俊晖非常相似,都是父亲带着女儿,四处遍访名师,听说哪里有高水平的老师,就带着孩子去拜入门下。台球没有国家队的概念,国标舞究竟划分在文艺范围还是体育范围,还各有各的说法,所以两位女孩除了家庭培养,别无选择。而江腾一的

赛车、楼亨渊的
网球
,虽然国内也有不少专门性的训练学校,网球更是属于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国内在这两个项目上尚属起步阶段,往往是“家里决定第一步”。

  年少成名

  潘晓婷,谭轶凌,楼亨渊,江腾一,翻开这四位选手的成长史,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少年得志。

  刚满16岁的楼亨渊,在2006年农历年初五,自费前往美国迈阿密的埃芙特网球学校,开始在那里的求学生涯。熟悉网球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所美国著名的网球学校。刚去不久,楼亨渊马上在佛罗里达州的一项青少年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被编进了学校里水平最高的班级。

  不满19岁的谭轶凌,在经过了几年奋斗之后,终于获得了2005年英国黑池世界舞蹈节国标舞青年组的世界冠军。黑池舞蹈节相当于舞蹈圈内的奥运会,而在国标舞这个项目中,中国人一直默默无闻。

  今年刚满21岁的赛车手江腾一,在首届A1大奖赛迪拜站的比赛中代表中国队获得第五名,在充斥着F1退役车手的A1比赛中,中国选手第五名的成绩令外国选手目瞪口呆。不满24岁的潘晓婷,手握两个台球世界冠军头衔,而她获得第一个全国冠军的时候,年仅16岁。

  如果要给“家庭培养模式”的共性和特征做一个总结的话,这四名选手提供了最好的例子:家长喜好影响孩子走上了专业的道路,而孩子幼年时表现出的天赋和取得的成绩,又坚定了家长的信心,于是,整个家庭成了支撑孩子们前行的最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张玮 薛淼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