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冠名历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9:36 河北日报 | |||||||||
1994年,在被美国世界杯踢出局后,时任中国足球掌门人王俊生沉不住气了,轰轰烈烈的职业联赛甲A、甲B开打了。 或许是面对新生事物,或许是人们怀着对足球美好的愿望,第一年的甲A、甲B出现了空前火爆的局面,冠名权随之被出售,是以烟草业为主的万宝路出资120万美元,获得首个足球职业联赛的冠名。
在随后的4年中,万宝路一直是中国足球的合作者,尽管这4年间赞助费一直未予透露,但大家相信数额将会成倍增长。因为到了1999年百事可乐接手甲A联赛时,出资额已经到了800万美元。 与万宝路的分手其中一个因素是全世界对烟草广告的全面禁行。与百事合作,其中也有百事可乐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春且极有活力的年轻人,这也与足球健康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相吻合。于是,百事可乐一边乐一边冠,而且一“灌”4年,金额从8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再到2001年和2002年各1200万美元。 钱越来越多,球可越踢越差,当假球、黑哨、赌球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后,甲A的品牌贬值了、形象被破坏了。于是,当百事退出,西门子进入时,2003年的冠名费骤降到500万美元。虽说2004年西门子追加到800万美元,但这也是一系列附加政策后的附加值,完全不是中国足球联赛单纯的价值体现了。 掏了800万美元,不知道西门子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2005年,西门子撤了,只留下中超一个人开始一年的“裸奔秀”。 2006年,一个不知名的网络公司拯救了中超冠名,“爱福克斯”出现了,不管他是爱福克斯还是爱谁,只要有钱,就认了。□本报记者 马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