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军:朱广沪真的该反思了!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2:32 足球-劲体育 | |||||||||
国足输了,乐观的人觉得它还没死,毕竟亚洲杯小组出线有两个名额。可是,国足这样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与其说国足是被伊拉克人踢昏的,还不如说它是被自己摆设好的“铁桶”闷得面无血色,气若游丝的! 我们别埋怨裁判,也别怪西亚的天气燥热。国足拉不下屎,完全是自身消化系统紊乱,而不是地球没有吸引力!为这场比赛,我们对董方卓寄予无限希望,甚至不惜用“欧洲
失败首先缘于国足保守的战术思路。保平得一分就是胜利。于是张耀坤把“防线”前移,李铁、肇俊哲、赵旭日等龟缩一团,即使上半时15分钟失球了,国足依然严格遵守“战术纪律”,没有明显的进攻迹象! 伊拉克队不是巴勒斯坦,朱广沪也不是打巴勒斯坦时的朱广沪了。中巴之战,许多球迷对2比0不满意,直接反应在朱广沪对李毅的使用上。尽管赛后老朱嘴硬,暗示自己要继续使用他。可毕竟民意难违。朱广沪在中伊之战里舍弃了李毅。可舍弃了他,怎么看赛场的谁都像“李毅”呢?而当李毅像猴毛一样扩散时,我们只能认为是整个球队出毛病了,这应该值得朱广沪好好反思。 是役,伊拉克队两个边路打活了,他们仿佛打的不是边路,而是国足的嘴巴!同样是352,但伊拉克队中场控球时能及时交给边路,失球时他们能在中场组织积极的围抢。而国家队的中场球员为什么如同梦游? 中场困惑首先来自于朱广沪的防守战术。防线后移,这等于我们给了伊拉克队在中场组织进攻的机会。而保守的战术纪律,又让球员失去进攻的决心。直到下半时,邵佳一换下李铁后,朱广沪进攻的指令稍微明确一些。陶伟的进球说明只有中场盘活,才能避免让伊拉克队牵着鼻子,掌握场上主动权,并有破门得分的能力。遗憾的是,即使换了人,朱广沪也没有控制好从消极防守到疯狂进攻的尺度,直接导致了失去第二个球! 朱广沪的用人及战术暴露出的弊端由来已久,只是中伊之战的失败,让它突出显现出来罢了。2005年的国家队所谓13场国际A级赛事里,朱广沪的摇摆除了在战术上,也体现在对年轻球员的使用上。亚洲杯是练兵场,既为2010世界杯,也为08奥运会,因此,尽管一场失败可能不影响国足的小组出线,但我们这样混进决赛同样让人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 不同人看眼下的国足可能视角不同。比如足协,面对这场失败,他们还会给国家队热情的精神鼓励吗?在他们眼里,朱广沪有在巴西多年“留学”经验,也有中超赛场上的磨炼,他应该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人物。事实上呢?也许正是这样的中西合璧,让朱广沪迷失自己的同时,也把他的球队带进了迷宫。 足协该反思的还有,自阿里·汉折戟沉沙后,他们炮制的关于不聘外籍教练的潜规则是不是也该反思?在这样的潜规则里,女足选帅时,美国名帅迪西科被耍了;中青主帅克劳琛也被挤兑跑了,朱广沪也很自然地成为国产教练里的新神像,高高地竖立着———但在眼下,我们是不是从他身上看到了戚务生、沈祥福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