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省滑”斗不过“国滑”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2:21 体坛周报 | |||||||||
四年前在盐湖城,中国在短道上收获了两金,和韩国持平;四年后的都灵,形势急转,中国减产一金,而韩国却一举爆发,独揽6金。短短4年间,韩国之爆发,大有让中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之感。恐韩症,难道也蔓延到冰道上来了吗? 确切地说,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总共只有8个小项,韩国选手却豪取6金3银1铜,创造了冬奥会上夺金新纪录。反观中国,却只能在最短距离的500米夹缝求生;1000米,我们虽
和韩国的“国滑”抗衡,我们目前明显底气不足。选手更多是局限于东三省;从最表面的硬件条件看,全中国的速滑场加起来不过十几块,而韩国人连小学生都能上冰,数量上的优势自不必说。更有说服力的,是韩国人的训练手段。虽然韩国人在训练方式上一直保密,但从我们聘请的韩国外教身上,就能找到佐证。不久前一个全国比赛上,黑龙江的一名运动员锋芒毕露,其姿态轻盈,有别于国内其他队员,他的教练正是韩国人。更加意外的是,这名韩国教练就是运动员出身,还与我们依然战斗在第一线的著名选手李佳军同一时代!撇开技术环节不论,在直接影响我们此次失败的新老交替的问题上,韩国人又已经领跑。就本次冬奥会而言,韩国选手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我们,这不仅直接让我们在体能上输给了对手,而且还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下一届冬奥会的“历史问题”。 而就最实质的技术环节而言,中韩两国各有所长,中国选手长于起跑,爆发好,此乃韩人不及;但论耐力和速度,我们却甘落下风。为了解决这两个致命问题,这两年我们组织了类似足球联赛的体能测试赛,但收效甚微。相反,韩国队却在自己的优势环节大作文章。细心者会发现,本次冬奥会中韩球员的身材存在很大的差异:韩国选手大多身材轻盈,而我们的队员则大多臀部突出,身材更壮。果然,在速度之争上,韩国人又将我们甩在了身后。 韩国人俨然已经在短道形成垄断,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选手还是如此年轻,四年之后的冬奥会,中国人是否真会失去最后的领地,完全向韩国巨人俯首?但在我看来,下一届冬奥会,中国人并非没有机会。因为我国冰雪项目上选手人口最多的短道,这也会成为一个攻坚项目。而失败的教训会深深地刺激到我们的队伍,并会因此警醒,自上而下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