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王濛夺冠的意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0:09 青年时报 | |||||||||
张谨 0.029秒,这个被量化到了极致的微弱优势,最为直观的表达不过是半把冰刀的距离。而正是这半把闪耀着眩目金黄的冰刀,焊接了中国女子短道速滑500米,从盐湖城到都灵的秉承——这应该是“王濛夺冠”的写意表达。
至于写实,它应该是:王濛取代了杨扬,成为了中国短道速滑新的领军人物,并捍卫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统治地位。在顺带“抄袭”了一把由刘翔首创的领奖方式后,整个中国冬奥代表团,也在这极具煽情效应的一跃中,长舒了一口气。 在写意与写实的双重包夹下,幸福突如其来,以至于王濛在挥舞国旗时的不慎跌倒,也因为胜利显得如此酷毙而有型。甜美的笑容感染了帕拉维拉体育馆,也洞穿了意大利都灵的严寒。中国人在那一刻开始沸腾,不仅因为那抹惊艳的激情,更为那年方二十飞扬的青春。 历数31岁的杨杨、31岁的李佳军、33岁的王曼丽和33岁的赵宏博,从中影射出的“三朝元老”甚至是“四朝元老”的字眼令人颤抖。 王濛的夺冠让我们知道了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这个仅有86万人口的煤炭城市。这个城市孕育了杨扬和王濛两位奥运冠军。但有谁知道,杨扬与滑冰结缘,是从一副自制冰刀开始的;而少年王濛的第一堂冰上课,则完成于城郊一条自然封冻的小河——中国冰雪项目的普及与后备力量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王濛的夺冠是半把冰刀诠释出的“暴力美学”,它犹如一股热血注进了“沧桑”的血管,也给中国的冰雪项目带来了太多的期待。事实上,因为刘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枯燥的跑道;因为丁俊晖,中国人理解了什么是台球。我们相信,因为王濛,更多的孩子将在冰与雪的世界中跳跃激情——这,或许才是“王濛夺冠”最为现实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