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闻午报:成功=张艺谋+伯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13:47 新闻午报

  “奥运会开幕式成功,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上周六凌晨,这句国际体育名言在都灵被再次印证,白色奥运会的亮相是一个如火焰般绚烂热烈的开幕式。里克.伯奇,这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将意大利的文化、智慧和魅力呈现给了全世界。在成功指导完自己的第一次冬奥会开幕式后,澳大利亚人里克.伯奇又将眼光盯向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我渴望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伯奇在都灵向遥远的东方发出第一声呼唤。这声呼唤如同一声惊雷,在我们
都以为张艺谋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定局的时候,却要突然上演一出“老爷子”叫板“老谋子”的好戏。

  都灵,“老爷子”燃起冬天里一把火

  如果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希腊人迪.帕派奥诺乌展现的是一个交错时空的水世界,那么上周六伯奇却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燃烧了一把冬天里的大火。从以索非亚.罗兰和苏珊.萨兰登为首的八位女旗手护送奥林匹克会旗进场开始,到帕瓦罗蒂《今夜无人入睡》的激昂歌声结尾,都灵冬奥会实现了真正的“开门红”。

  开幕式十大关键词

  火神:开场,意大利著名体操运动员尤里希奇头戴面具扮成火神,手举巨大铁锤,不断敲打着身前铁炉,每次敲打铁炉都会激出数米高的火焰。

  和平祝福:包括奥地利、意大利和法国等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七个国家的代表手持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乐器,舞进会场。头顶着白色圆球象征雪花的演员们也进入场地中央构成一幅巨大的雪花图案,借此表达了和平希望。

  女童:意大利国歌由一位9岁的意大利小女孩用雪一样晶莹的童声唱响,意大利国旗缓缓升起。

  巨大滑雪者:整个开幕式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伯奇整个开幕式最让人叫绝的创意,是由500多名演员合作组成的一个滑雪运动员,通过所有人的整体移动,变换出下蹲、滑行、起跳、腾空等全部滑雪动作,并在安稳着地中完美收场。

  远古杂技:需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杂技被引入开幕式现场,8名杂技演员在5个直径7米的金属环上做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演出。最终,他们“玩耍”的圆环,在灯光照射下,形成了一个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大的五环。

  T型台:运动员入场式是奥运会开幕式最冗长也是最难被改变的一部分,但伯奇却改变传统的跑道进场,改由各国代表团以走T台的形式一一亮相。中国代表团在旗手杨扬的带领下,第19位登场。

  文艺复兴:一名演员扮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朗诵《神曲》地域篇第26章中的一段。随后,在一位身穿红衣的小女孩的开启下,观众很快在一对身着意大利传统宫廷礼服的男女带领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法拉利:总部在都灵的F1法拉利车队也参加了开幕式的演出,一辆火红色的法拉利赛车在一阵轰鸣的引擎声中驶进了开幕式场地中央,再次引发观众的欢呼。

  点火:意大利著名的越野滑雪名将贝尔蒙多成为点燃圣火的幸运儿,火种环绕体育场两周后,在炫目烟花的掩映下,被传到了一个高达57米、拥有五个出火口的火炬台顶端,奥运圣火光耀都灵城。

  帕瓦罗蒂:最重量级的演出当然要留在最后,两个半小时的开幕式在帕瓦罗蒂《今夜无人入睡》的高亢歌声中,以一个最强音结尾。

  开幕式为都灵冬奥会“开了个好头”

  罗格(国际奥委会主席):开幕式将现代和古典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展示了意大利的文化和历史,为都灵冬奥会开了个好头。我相信全世界的观众同所有在现场观看开幕式的人一样,都被这场精彩的开幕式所震撼。

  美联社:这次开幕式成了各个国家的一次大聚会。“耶稣的受难和死亡”是本次表演的主题。本届冬奥会圣火点燃者贝尔蒙多,连续参加了五届冬奥会,一共获得了10枚奥运奖牌,其中包括两枚金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邀请下,意大利总统钱皮宣布2006都灵冬奥会开幕。运动员罗卡和裁判员比安切蒂分别代表参赛运动员和裁判宣誓。

  本次开幕式演出充分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利用颜色的变幻奉献出各具特色的演出,充分让人感受到激情和能量同在,速度与时尚融会。其中有来自阿尔卑斯山的问候,也有意大利健儿的精彩演出,整个演出进行得非常顺利。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作为奥林匹克发源地的希腊成为首支进入开幕式的队伍。本次开幕式,一共有6100名人员参与演出,他们排练了大约一万个小时。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总耗费大约是3400万美元。

  路透社:在现场数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开幕式进行得非常顺利。演出的第一部分就是炫目的红色。舞台背景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不断变动,幻化成了古罗马数字“20”,这象征着都灵冬奥会是第20届冬奥会。

  而在灯光的照射下,主会场中央呈现出了奥林匹克五环的颜色,这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整台演出,很好地展现了意大利的人文历史。圣火点燃后,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为观众们歌唱了《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这无疑为本届都灵冬奥会开幕式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就这样,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在掌声中落幕。

  伯奇:让我来向世界介绍北京

  一次堪称伟大的开幕式演出结束后,导演伯奇却已经将都灵这一页从自己的奥林匹克人生中翻过。他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现在的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渴望能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倘若如愿,他将利用一个独特的方法尽快吸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捕捉和解读东方文化的密码。

  “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肯定不如那些终生都在中国文化圈子生活的中国人。我要把自己放在中国人中间,周围全是中国文化专家、历史学家和导演。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有共同的特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需要捕捉这些共同的东西,用一种能让西方观众理解、并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艺术形式演绎出来。”伯奇这样阐述自己的计划。

  在谈到中国和北京什么地方吸引他时,伯奇说道:“对于每个西方人来说,北京是个与众不同的城市,感觉有些像纽约。紫禁城和颐和园内都蕴藏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北京是四处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文化古城,但同时它又正在变成一个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导演们需要捕捉那些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用一种现代的、充满动感的形式表达演绎出来,向世人表明现代化的中国和几千年前的中国同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国家还是那个国家,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也没有改变。”

  伯奇表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是对中国人以及那些世界著名导演创造力的严峻考验,因为他们届时需要用丰富的色彩、音乐以及艺术表演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集中展示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精粹。

  里克.伯奇何许人也

  伯奇出生在澳大利亚,目前定居在美国洛杉矶,开设着一家名为“大观”的大型活动设计公司,在开设自己的公司之前,他在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做了15年的电视制片人和导演。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伯奇开始和奥林匹克结缘,第一次指导奥运会开幕式。此后奥林匹克成了他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事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伯奇连续指导了3届奥运会开幕式。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是在伯奇主动让贤的情况下,组委会才退而求其次找了本国人指导。

  巴塞罗那奥运会残疾人射手用箭点燃火炬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熊熊燃烧的奥运主火炬从水中升起的壮丽场面,都是伯奇艺术智慧的结晶。

  虽是世界最著名的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伯奇却不喜欢体育。摄影和读书是他人生两大癖好,他多次到中国游历,阅读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和艺术的书籍,拍摄了很多美丽的照片。

  张艺谋:已经递交了最出色的竞标提案

  开幕式作为奥运会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北京奥运组委会一直都在有序地筹备中,从去年3月1日向全世界征集开幕式创意至今,已经收到600多个成型创意。去年年底,张艺谋就已经联合中国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向北京奥运组委会递交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竞标书。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导演,张艺谋对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一直都是志在必得。近两年,张艺谋在拍摄电影之余,接连在广西桂林和云南丽江推出景观歌剧《刘三姐》和《印象.丽江》,外界纷纷猜测,张艺谋此举是为了向北京奥运组委会证明自己的大型活动指导实力。

  “我们做了我们认为最出色的竞标提案,已经报上去了。我们也没有压力,我老开玩笑说:2008年的8月18日的那天晚上,开幕式完成了,第二天您就看吧,这个人或许是民族英雄,或许从此就是千古罪人,因为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奥运会给你了,也就是说你永远也翻不了身了。”在表示不给自己压力的同时,张艺谋也追求个性:“只要是艺术就是要保持个性的,奥运会开幕式也是这样,艺术没有个性艺术就死亡了。”

  张艺谋认为:“无论是谁做总导演,我们都应该以轻松的、欣赏的心态去看,切不可把五千年的重任加在这一个半小时里,也不能把我们认为全部的寄托放在这一个半小时里,那样子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消受不起的。所以国人的观赏心态很重要。我们应该看作这是一个人类的盛会,我们在此同欢乐同梦想,共享一个盛大的节日,应该以这样宽容的心态看,那谁做那个导演他也会觉得很欣慰。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祝福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人有一个非常棒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人喜不喜欢先放下,看看外国客人喜不喜欢。如果他们喜欢,就好极了,这叫扬了中国的国威,这叫给中国人争光。”

  质疑张艺谋

  2004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张艺谋以二胡演奏、武术表演和京剧身段表演串联起的8分钟演出《中国印:舞动北京》。如果这8分钟能够在国际国内获得肯定,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张艺谋将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但是雅典的8分钟之后,老谋子听到更多的却是质疑声。

  张兴(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主任):有些人认为他是将色彩、服饰、音乐、文化、表现完美结合的大师,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味道。另一种观点认为,张艺谋的看家本领始终是这几个元素:红色、灯笼、京剧,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红高粱》直到现在,20年一成不变,虽然是非常民族的,却不会再有新奇的感觉。

  黄辉(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张艺谋最大的特点是,他是一个视觉大师,却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所有的片子,视觉上很美,但故事性不够强,不会讲故事是张艺谋的致命伤。

  顾晓鸣(学者):无数艺术家、评论家都已经指出,张艺谋的创作缺少内涵、过分玩弄形式,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到他的手里就变得符号化幼稚化。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如果张艺谋也弄出这类肤浅的拉洋片式的炫耀和喧闹,不但贻笑大方,还有可能以自己的知名度向世界夸张地传递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不确切的形象。

  "第三者"

  陈凯歌按兵不动

  相比较张艺谋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积极主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陈凯歌则要低调得多,在公开场合一旦被问及与是否指导北京奥运开幕式相关的问题,陈大导演一概拒绝回答,但没说法并不代表没想法,对于如何做好奥运会开幕式,陈凯歌曾经在看完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后有过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开幕式应该凸现本民族的特点,雅典奥运会的庆典上用了很多古希腊的传说,体现了他们的悠久文化历史,口碑很好。中国有着5000年的深厚文化积累,无论是文化的深度和厚度都不会输给希腊。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开幕式在强调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入到世界的大潮中,要开放,体现出世界的眼光。我觉得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要体现出一种开放的心态,形式要清新,千万不要搞‘人海战术’。”

  立场

  都灵给北京出难题

  甲丁(著名文艺评论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策划之一):2006冬奥会,意大利人向世界展现了一次大型运动会最好的开幕式。都灵这样好,北京奥运会呢?我感觉震动很大。都灵这个开幕式是传媒时代的产物,把意大利这个国家的优点、文化艺术方面的特点完全展现出来。我觉得,从文化心态、文化理念、文化能力上来说,我们的创编人员要追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个开幕式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注重局部画面的展示以及整体的细腻的表达。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上也非常到位,比如光线,一看就是有特别好的光源支持,运用高科技有意识作为先行,很多细节都让人印象很深。比如符合意大利雕塑艺术特点的设计,还有时装设计大师的介入,火炬人表现出的那种速度、生命力,都非常精彩。尤其是那个滑雪的图像展示,能够让你感到导演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对体育运动又是多么崇尚,给了冬奥会一个整体的诠释,非常具有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让人感到了意大利人的强烈的民族气息,那种奔放的传统,骨子里崇尚艺术的精神。

  整个开幕式用了4500位志愿者,让志愿者渗透到奥运会开幕式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开幕式的各项工作和表演,体现了志愿者的整体服务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看完都灵冬奥会开幕式,我的感觉是,中国大型活动表演充满虚荣心,不是一种真正的高贵和民族化。以前我也操作过很多大型活动,现在介入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我希望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文化体验和融合,在展示民族精神和文化方面,我们需要具有强烈的自信。展示人不难,展示文化却非常难,要把我们国家那种厚重的国土意识、家园意识展现出来,才能够说服人,打动人。

  成功=张艺谋+伯奇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还是伯奇?澳大利亚人伯奇留给都灵冬奥会一个几乎可以打满分的开幕式后,也将一个重大的两难命题留给北京。一个老外导演我们自己的奥运会?他能做得到吗?我们能接受吗?当帕瓦罗蒂的《今夜无人入睡》曲终散尽时,奥运会开幕式的接力棒就已经交到北京手里。为了保证两年半后能够奉献给全世界一个成功的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必须首先做出一个成功的任命。

  记者认为,不论是张艺谋还是伯奇,他们个人的力量都不足以办好整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只有张艺谋+伯奇的模式,即中西合璧,才能创造出一场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满意的开幕式。

  更大胆一点,我们甚至可以在张艺谋和伯奇之外,邀请台湾导演李安和香港导演吴宇森,两岸三地的中国

文化人加上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才能真正塑造出一台充分展现中国5000年文化魅力的开幕式。而且四人的特点非常互补,张艺谋调色、吴宇森设计大场面、李安诠释中华文化的精髓、伯奇发挥自己的天才创意。

  2008,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不需要类似“春晚”那样的假大空,不需要创下多少奥林匹克历史之最,只需要全世界的掌声和微笑。 -唧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1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