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京报:奥神 一个不可能推广的成功模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2:45 新京报

  关于奥神,我了解的事件大致有:亚俱杯冠军、CBA联赛第4名、去台湾地区打打比赛、征战美国职业联赛ABA,当然,还有与篮协的长期对抗、另类以及圈内人士必言的“神秘”二字。现在的奥神重新又火了起来,孙悦和黄海贝同进入ABA全明星赛,让人们忘掉了这支球队的负面形象,转而以“推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大加赞扬,似乎,它已在美国大陆这片全球最肥沃的篮球土壤上脱胎换骨,乃至脱亚入美了。这类评价给人的印象则是,中国篮球的未来,就在这些闯出去打天下的年轻人身上,甚至连中国篮协也略有肯定。对此笔者并
无反对之意,姑且不论奥神模式是对是错,有一点是不管放在哪个领域都值得肯定的:另类,有时候等于创新,首先是敢于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但对于奥神这样一个相对庞大的团体而言,不论怎么创新,都必须考虑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即成本,或者说投入。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奥神自从产生以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只有产出。当初加入CBA联赛时,大量引进国内优秀的年轻球员加以培养、聘请优秀的外援当陪练、马健等大腕的加盟,全都称得上大手笔。如果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这些举动尽管在国内显得另类,但如果放在世界篮坛上去考察,却又是非常符合国际惯例的,即是说,奥神现象只是凸显了中国篮球的另类。但即使是眼下的中国国情,这些举动也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否则,百分之百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让不少人疑惑的正是这一点,奥神不断产出,而投入从哪里来,却从来没有几个人知道,一直以来圈内人士也只有一个基本相似的说法:球队老板是一个神秘的亿万富豪,仅此而已。

  那么,奥神模式就必然产生一个悖论:一方面,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并且相对成功的道路;另一方面,这却是无法在中国的土壤上大力推广的,仅仅是一个没有后续文章的政绩工程罢了。

  写到这里就要补充一下美国篮球的事儿。根据笔者的粗浅了解,尽管美国篮坛有好几个联盟并存,但除了最火爆的NBA,也就NCAA还有点魅力,并且主要原因还在于其特殊的校园环境和在每年的选秀大会上为NBA提供优秀人才,至于ABA、CBA、NBDL这几个小联盟,尽管球队的数量或许超过NBA不少,但如果球员不委身NBA的话,很可能连生存都会成为难题。具体说到ABA,罗德曼、蒂姆·哈达维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曾经在这里讨生活,但别忘了,此时的“大虫”和“

甲壳虫”都已年近四十,早被NBA淘汰了。

  奥神打这样的联赛,尽管在与外国球员的对抗中可以锻炼中国的队员,但到底能从球市及赞助商那儿捞到多少经济收入,明眼人不看也知道。它只能再次说明,奥神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是成功的,但从经济的角度看不值得、也根本不可能推广。

  □本报体育评论员胡德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21,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