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东方体育日报:纳谏可追--评体操队人事调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09:11 东方体育日报

  悟已往之不谏,方能知来者之可追。自从《东方体育日报》以及相关媒体,在第一时间,刊登了杨明明的美国来信,对中国体操的现状和未来,作出了激烈但赤诚可见的直谏书,舆论沸沸扬扬,大众在关注之余,又不免忧心忡忡:忧中国体操沉淀的一些病疴,更忧管理层有病讳医、闻谏不纳,甚至恼羞成怒,以致像某些大球类项目一样病入膏肓,不可收拾。

  令人欣喜的是,杨明明的一片拳拳之心,以及本报和其它关心中国体操的媒体的绵
薄之力,先是得到了众多关心体操和中国体育的读者、爱好者的高度重视,从来信和诸如网络上,引发大量的善意回馈,纷纷发表看法,并期待中国体操能够从杨明明的信中所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再创辉煌而虚心努力。

  然后,在短暂的沉默后,中国体操界的元老耆宿,专家人士,也都在公开和私下场合,发表了许多有建设性的评论。无论是不是全部赞同杨明明的观点,还是有所保留,或者指出杨明明所言的某些不恰当和偏颇之处,都是积极的回应。并且,这些表态,也都和杨明明一样,基于关爱,出于忧患,不失冷静和客观。

  正如杨明明所说,“忠言逆耳无愧于心”,我们都相信,作为一个为中国体操贡献了毕生心力的老人,杨明明的这封越洋来信,凝聚着的,是他对中国体操的一片深情。爱之深,责之切。而本报和其它媒体的大篇幅及时报道,也是本着对中国体操的向善之心。

  更值得嘉许的是,中国体操的上层主管,以及国家体育总局,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明确表态,但是他们用更稳妥和谨慎的态度,对杨明明的直谏,进行了及时和深入的探讨。的确,仅仅凭借一封信,和媒体的报道,就立刻做出是非判断,既不冷静,也不可能。杨明明的信和本报等媒体的努力,以及广大体操爱好者的关注,都只是一个外因,而中国体操管理层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应对举措,才是让中国体操重现璀璨的决定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层此次作出的举措,不管是人事调整还是让黄玉斌重新发挥更大作用,都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判断,才作出的决定。而且,能够在春节前,就有这样的大动作,表明管理层对舆论和杨明明等资深专家的意见的重视,迈出了从善如流的步伐。

  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讯号。直言的圈内资深人士、迅速跟进的媒体、广大的舆论声音,和主管部门之间,在以“让中国体操更好”的共识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是所有人所乐见的,是良性的促进,而非零和敌对的博弈。

  希望这次“杨明明”事件,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典型事例,让中国体操以及更广泛的中国体育竞技项目,都能够虚心纳谏、善意互动。这样,中国体育和中国体育媒体,才能够有双赢的未来。(明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