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钱江晚报:快意与新意--享受保龄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1:36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为没落贵族,保龄球早已脱去了它那身时髦耀眼的外衣,但只要是运动,它总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并玩出新意。

  脸谱一: 走出“九寨沟”

  来自重庆的小熊自认不是一个赶时髦的人,不会随波逐流,才会在这个昔日贵族没
落的时候意外与它结缘。

  经历丰富的小熊前几年天南海北地闯过不少地方,2003年的某一天,他把自己奔波的脚步停驻在了杭州。“一个人呆在一个陌生城市是很孤独的,工作之余我就去泡酒吧。可时间久了,就觉得乏味、无聊。”

  有一天,小熊从酒吧出来坐上

出租车准备回家。他问司机晚上还能去玩些什么?司机说可以去打保龄球。于是他走进了球馆,并再也舍不得离开……

  回想小熊刚走进保龄球的日子,他那酷酷的样子给球馆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天下午过来,先在总台抛下一张百元大钞,便蒙着头一个人玩起来。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一人打两个球,自己跟自己较劲。也因此进度特别快,别人才打了八局,他却已打完二十局。等那张百元大钞花完了,他就拍屁股走人。

  “那时候的我根本就没入门,属于纯练体力阶段。好多球都不能击中目标,掉进了沟里,因此我给它们取了个名叫‘九寨沟(久在沟)球’。”小熊笑着自嘲当时的表现。

  时候久了,小熊感觉自己这样的打法长进太少,而旁边一些球友的球却打得相当漂亮,他就萌发了偷师的念头。之后走进球馆,他不再急着出手了,而是静静地站在那些高手背后琢磨他们的动作,“想当初直线球我都打不好,认真了也就行了。因此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这

飞碟球。”

  打定主意后小熊的毅力是惊人的,一有时间就来球馆钻研球技,“你看我这手指!”他竖起自己右手的大拇指,指尖处一小节明显小很多,“就是当初飞碟球才成这模样的,现在因为动作已定形好多了。”

  随着飞碟球的偷学成功,小熊球技大涨,并在最近的一次保龄球比赛中夺得了第二名。不过,让小熊最满意的还是,在球馆里找到了一批意同道合的朋友,“现在一天不过来,就会觉得有件事情没完成似的。”

  脸谱二: 拜师上海滩

  作为一个没落贵族,保龄球早已脱去了它那身时髦耀眼的外衣,但陈琪却重新玩出了时尚。“他可是目前杭州惟一一位会打曲线球的人。”一位球友说。

  陈琪的外形给人感觉很时尚,“我以前玩过高尔夫、赛车等运动,现在则主要锁定为保龄球。”半年前,陈琪和朋友一起来健身中心打羽毛球。经过五楼时,他听到“砰砰啪啪”的声音,就走了进去。看到一群人动作潇洒地在那里打保龄球,陈琪煞是羡慕,从那一刻起他迷恋上了它,而且一玩就是大半年。

  初学者打直线球,水平高的还会打飞碟球,这是杭州玩保龄球圈子里的现状。然而几个月前,陈琪和球友们去上海参加比赛,却让他大开眼界,那里有好些人会玩曲线球。于是他做出一项重要决定——去上海拜师学艺。

  “我的师傅叫林建枫,在国内很有名的,获得过全国精英赛冠军,中央五套直播过的。他可不会轻易收徒,幸亏我的公关能力强。”说到此,陈琪有些沾沾自喜。

  跟着高手学艺,陈琪说对方教的不是基本动作,而是球理。因为只有掌握了球理,才能打出高水平球。学了三个月后,陈琪的水平果然长进不少:“以前和这些球友打需要对方让30分左右,现在我已基本能抗衡。”

  从上海回来的他还带回了一个别人没有的武器:护腕。它由几大块不锈钢材料和一些镙丝组合起来,起到保护手腕和固定动作的作用。当他那向左拐的曲线球越打越精彩时,那只戴着护腕的右手也成了保龄球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在国内很多城市打过保龄球,如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觉得杭州的氛围不够浓。另外设施也不够先进,像曲线球对球道的要求很高,但杭城的保龄球馆似乎都不太注重。也许参加的人多了,才会有所改善吧!”陈琪无奈地说。

  而对于新一年的到来,陈琪也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目标:“希望能超过杭城的那些高手。”

  脸谱三: 高手夫妻对

  想认识陈波是因为杭州市游泳健身中心保龄球馆内贴在墙上的一张表格。那是该球馆月月积分赛的成绩公布榜,陈波一场不落参加了所有比赛,且总成绩位列第一。没想到此时他就在现场,和妻子周辉练得正起劲。

  陈波是广州人,2003年来到杭州华茂鞋城做生意。“我已打了九年保龄球了,之所以选择这项运动是因为它不需要对手,又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是一项真正的休闲运动。”陈波刚开始接触保龄球那会儿,正是它的黄金时期。“打一局收费38元,不过当时找钱容易些,自己又喜欢,就天天去打了。”因为身体条件不错,再加上勤学苦练,陈波的球技突飞猛进,还曾代表广东队打过全国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2003年孤身一人来杭州做生意,周围没什么朋友,工作之余就全泡在了球馆里。“相比以前,现在的价格绝对称得上是价廉物美。要是还那么高,要坚守还真的不容易。”对于目前自己平均每局保持在两百多分的水准,陈波的自我评价是“业余选手中的佼佼者,离专业选手则有距离”,而要想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多找高水平者过招。

  在杭州呆了两年多,陈波认为杭州的女选手寥寥无几。为此,等妻子周辉来杭后,他毫不犹豫地把她带了进来。“说实话,保龄球运动对于女性保持身材效果奇佳,因为它是个全身运动,需要腰、上下肢的整体配合,能起到很好的

减肥作用。”

  在陈波的言传身教下,一张白纸的周辉球技蒸蒸日上。去年十月,杭州江干区曾组织了一次保龄球比赛,周辉也参加了,没想到一举登上冠军宝座,兴趣也就更浓了。每天店里的生意一结束,两人就夫唱妇随地准时到场,打完十多局后,畅快而归……

  脸谱四: 旧梦难重温

  在杭城的保龄球圈子里,陆骏超属于元老级人物。他不仅有近十年的球龄,进而发展为谋生手段,“从1998年起,我曾当了四年的保龄球教练,并兼带经营保龄球装备。后来因为整个市场的萎缩,我只能另谋出路。”陆骏超说起昔日的辉煌,神情甚是向往。

  1997年,陆骏超发疯似地喜欢上了保龄球,经常出入杭城各大球馆。“那时候球馆的开门时间为9点,我会准时出现在门口;晚上直到打烊,我还在奋战中。当时那些球馆几乎家家都有教练,主要从台湾来的,我就跟着他们练。”花了三个半月时间,陆骏超学会了难度较高的飞碟球。当有一天平均分打到了168分时,他激动地向师傅报喜……

  随着球技越练越高,向陆骏超请教的人与日俱增。看着红火的保龄球市场,陆骏超迈出了具有突破性的一步:教别人打保龄球,同时兼卖装备。“当时教人打球是七十元一小时,但如果向我买装备,便会免费教学。由于参与的人多,生意一直很好。直到四年后,当那些球馆纷纷关门后,我也‘下岗’了。”后来陆骏超去了别的城市。回到杭州后,他又泡进了球馆,但仅仅是自己打球。

  “与前两年相比,现在保龄球的形势好多了。我也考察了周边的其它城市,发现只有综合性场馆经营的保龄球才能生存下去。作为一家保龄球馆,它的经营三成是会员,七成得靠散客,而项目的多元化能带来更多人气,这也是保龄球热这两年有所抬头的原因。”陆骏超说。

  而对于是否会重操旧业,陆骏超表示有想法,但还需市场配合。“这个项目的教练比较稀缺,有的人球打得好但不一定会教,我有经验优势。但现在球馆经营走的是中低端路线,聘请教练便会是额外负担;而我还不能像以前一样依靠经营装备,所以我只能默默地等待。”

  (本版撰稿 徐晓华 杨静 本版摄影 李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