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体育报:中国女足“五年之痒”痒不痒?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4:36 扬子体育报 | |||||||||
一场比赛有多重要? 你想让它多重要就有多重要,你想给它赋予什么意义就有什么意义。 中美之战,这场热身赛(当然要强调这一点)结束之后,中国球迷——确切地说是中国媒体便将这一比赛赋予了某种特殊意义。的确,意义是有的,比如孙雯的复出,比如马晓
孙雯说两年多没打比赛了,上场有点紧张。对于只有十几年运动生涯的足球运动员来说,两年多是个不短的时间,如果一名足球运动员踢球按十年计算,那么两年便占去了她五分之一的时间。对孙雯来说这算不算“两年之痒”?然而,这两年之痒来的如此短暂,仅仅是十几分钟而已。从事了十几年足球事业的孙雯,这次的回归,大有小别胜新婚的意味,多么像阔别多年的情人再次相聚! 然而这一点,年仅17岁的马晓旭却不能体会,足球对她而言还只是刚起步,这次中美之战只能是她人生的一个起点。她与足球更像是一对新婚夫妻,目前尚且陶醉在甜蜜幸福之中。而中国女足与美国女足则又是一种关系,她们太像一对老冤家,互为对手,又互相迷恋。 婚姻有“七年之痒”这一说,而五年不赢一个对手又是个什么概念?就像一对夫妻,相处久了,你看到对方总也不如你,总也不像初恋时候的那个他(或她),那种吸引,那种迷恋是否还会再有? 无论中国与美国谁是郎才谁是女貌,总之,互相吸引是建立在双方彼此“有才有貌”的基础之上。 因为孙雯的回归,美国队同意了来华打这场比赛。孙雯提供了一次契机,而挽救了这段婚姻的,则是马晓旭的那脚世界波。尽管这是一场无关痛“痒”的热身赛,尽管对手未拿出全部的实力。但是横亘在中国足球心中的那颗心病,在五年之后,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孩轻易化解。 但愿,迈出这道槛的中国女足从此不再有心理失衡。 文/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