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国青闪光 感叹号还是问号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2:43 新闻晨报 | |||||||||
□晨报记者袁崴 2006年伊始,贾秀全率领的U19国青队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向国人交出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这让依旧喜爱着中国足球的人稍感振奋,然而,我们在鼓掌之余仍不免反思:在中国足球滑落谷底的今天,为什么每一次振奋人心的惊喜都是来自青少年队呢?为什么他们一到成年队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不再贡献让人振奋的比赛了呢?
拼搏,但能不受伤吗? 国青队在南非八国赛的征途,几乎就是一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拼杀史。 小组赛第一场对南非,国青前锋张文钊被撞破头部,血流满面,赛后被送往医院缝了四针;另一名前锋王永珀多次被对手下黑脚,结果脚骨再次骨裂;于汉超在一次拼抢中头部磕在替补席的椅子上,造成脑震荡,送到医院之后还呕吐不止;对塞内加尔的比赛,队长崔鹏被踢伤脚踝,受伤下场。诸如此类的场景贯穿于贾秀全要求的“顽强拼搏”的比赛中。 拼搏精神固然需要,但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小队员缺少自由发挥、个性模糊,他们已被“制造”成中国足球流水线上的又一批产品。 众所周知,19岁以下的球员的技术尚未成型,这个年龄段追求的不应是成绩,而是球员的基础技术和意识的培养。但是,在中国球员的技术与国外球员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教练只能强调用体能、整体和拼搏精神来弥补。这也是多位球员在比赛中严重受伤的原因之一。 U19,有超龄的吗? 昨天中国队的对手南非队其实是该国的U23队,不仅年龄大出中国队很多,而且还有两名南非国家队现役国脚以及多名海外球员。按理说,以小打大,应该占不到上风,可场上中国球员照样打得风生水起、像模像样。这是不是能够提升我们对中国足球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希望呢? 从北京国安退役的周宁日前在他的博客中写到,他在国奥队时的队友刘越要比他们那拨队员都大五岁。这番话恰恰说出了中国足球最为深刻、却也最羞于启齿的一个事实———球员超龄。2002年,中国足协曾对800多名超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包括个别男、女国家队队员,足以说明这一现象是多么普及。 我们不能凭空猜测本届国青队中有或者没有超龄球员,但去年参加了荷兰世青赛的周海滨,仅仅四个月后,便在十运会上被辽宁方面惊曝超龄,这一情景历历在目,我们小心试问:本届U19国青,有超龄的吗? 成绩,可以持续吗? 球迷可以为贾秀全率领国青队取得的成就欢呼,但是,让人“满意”的也仅仅是漂亮的成绩单,如果掀开盖在成绩头上的帏纱,我们不难看到:中国青少年足球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已为他们的命运埋下了伏笔。骄人成绩,日后还能持续吗? 中国足球数十年来成绩上不去,造就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维,这也体现为青年队过分注重成绩。基于上文提及的两个因素,中国足球“伤仲永”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在少年级、青年级的比赛中屡屡披金挂银,可到了国奥队、国家队就再也没有像样的成绩了。 中国足球大环境之险恶无需赘述,而在成绩至上的观念培养下的年轻球员本身亦有诸多不足,我国足球从基础硬件、从选材、从思维上已全方位落后于足球强国。 如果把球员的成长过程比喻成一次长跑,中国球员往往在起步阶段领先于对手,然而到了后半段、尤其是冲刺阶段,他们就消失在冲线队伍里。中国球员之所以“少时了了,大未必佳”,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中基本观念偏差的问题不容忽视,这同样值得本届国青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