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体育报:收获我们意外的惊喜 下一个突破会是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09:57 中国体育报

  2005年,充满惊喜与意外的一年。

  丁俊晖、邹市明……这些以往陌生的名字现在变得熟悉。

  现代五项、帆船帆板……那些模糊的项目现在变得清晰。

  程菲、常昊……这些名字让我们兴奋不已。

  让我们回忆一下,2005年有哪些片断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优势项目优中再突破

  11月26日,在这一天的体操世锦赛女子跳马比赛中,中国小将程菲用轻盈美丽的两个小跳,让中国体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她填补了中国女子体操的两个空白——第一个跳马世界冠军,第一个以中国女选手命名的跳马动作。

  虽然体操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但是跳马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女子体操的弱项。程菲的夺冠,不仅打破了这个“宿命”,更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程菲实力超群,而年龄不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这名小将很有可能为中国体操队带来一个优势明显的争金点;同时也给中国女子体操提供了在弱项训练中的成功经验。

  弱项带来的意外

  11月20日,在第十三届世界

拳击锦标赛上,中国拳手邹市明在男子48公斤级决赛中获胜,夺得中国拳击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历史性突破。邹市明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走属于自己的路”。他的教练张传良说,很多人说邹市明“海盗式”和“抢劫式”的打了就跑的风格和打法不好看,但是竞技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取胜对方,只要扬长避短,合理利用规则、利用战术取胜对方就是真正的强者。他还预测,只要拳击界团结一致,在今后3年中科学训练,增加实战,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可能有两、三个向金牌和奖牌冲击的运动员,形成一个小集团。

  8月6日,有一个比拳击还要冷门的项目也取得了突破,这就是现代五项。在2005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男子个人项目决赛中,中国运动员钱震华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现代五项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普及程度不高。钱震华正是通过艰苦的努力和正确的训练方法拿下了中国在现代五项运动世界性大赛中的第一枚金牌。11月27日还有一个钱氏健儿破了天荒,我国选手钱吉成为中国人首次夺得世界健美锦标赛60公斤级冠军。

  中国军团在2005年的突破中,有一个突破更具有戏剧性,那就是小将丁俊晖在

台球项目上的突破。4月3日,丁俊晖在2005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获得了冠军,丁俊晖也成为了中国台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并打破了外卡选手没有获得职业排名赛冠军的纪录。12月19日,丁俊晖在英国锦标赛上又一次打败各路高手,捧起冠军奖杯,创造英锦赛首次由英伦三岛之外的球手夺冠的纪录。

  常昊捅破那层纸

  与以上的巨大突破相比,常昊的突破仅仅是突破了一个名次——从第二到第一。但是这个突破,却让中国人等了5年。

  7次闯入世界棋战决赛的常昊九段,3月5日下午在第五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五番棋决赛中,以3比1的总比分捧起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奖杯。这是自2000年俞斌夺得LG杯世界棋王赛冠军以来,中国棋手在世界围棋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个人冠军,也是有“围棋奥运会”之称的应氏杯赛自创办以来第一次在奖杯上刻上中国棋手的名字。对于中国围棋界来说,这场胜利堪称“久旱逢甘露”。如果说钱震华他们捅破的是一堵墙,那常昊捅破的只是一层纸,但是这个突破却是一个心结的破解。对于讲究“攻心”的围棋来讲,心理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种突破:美洲杯帆船赛

  这是和

世界杯足球赛比肩的世界级赛事,这是让许多老外疯狂和痴迷的赛事,然而,几百年前就敢“下西洋”的中国人在美洲杯帆船赛上却没有位置。因为,美洲杯的耗资令人望而却步。这一年,信中利投资公司出资4亿人民币打造了“中国之队”号,这一举动,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由企业出如此巨资打造队伍参加世界大赛,不仅仅是在帆船界,在其它项目上,也是空前的。中国帆船帆板协会只是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一切必要的支持,船队完全采取市场化管理和运作。虽然“中国之队”号的成绩一般,但是这种组队模式的突破却给很多冷门项目和贵族项目提供了很多的借鉴经验。

  下一个突破会是谁

  2006年,最重要的赛事莫过于冬奥会,最大的突破也可能产生在冬奥会上。

  2005年,自由式滑雪已经有了好的兆头,李妮娜拿下了难能可贵的世界冠军。更加令人期待的是:中国拥有不止一个李妮娜,自由式滑雪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小集团,在2006年冬奥会上,她们有可能实现突破。

  速滑项目曾经为中国军团带来了冬奥会的第一块奖牌,在都灵,第一块金牌也许正向她们招手。

  2006年,我们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