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体坛周报:“丁俊晖模式”可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1:24 体坛周报

  丁俊晖是谁?这一战,丁俊晖不仅让圈里的人知道了自己的厉害,还让上亿的不打台球的中国人认识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让英国人震惊了,这个18岁的少年已经成了中国台球的品牌。

  今年4月的中国公开赛,丁俊晖打败了被多数中国人奉为神明的“台球皇帝”亨得利,获得冠军。在中国公开赛结束的那段时间里,“丁俊晖模式”曾经成为一个体育界的热点
话题。丁俊晖小学辍学,举家南迁,终日与球杆球台为伍,期间费用和风险完全自己承担。除了教育模式有悖常规之外,丁俊晖父亲丁文均的意识和魄力也必不可少,这是丁俊晖模式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丁俊晖夺冠后,“丁俊晖模式”又不可避免地被摆上了桌面。众多评论家们在肯定了丁俊晖模式是给了中国传统教育一个大耳刮子之后,却又都得出丁俊晖模式不可复制的结论。他们主要的理由是这样做风险太大,丁文均的做法像是赌博,而赌赢的概率太小。

  但首先,没有风险的模式恐怕至今还不存在,没有哪种模式是肯定可以成功的,即便是经历了传统教育的人,同样有着大批的碌碌无为者。突破本身就是进步,更何况丁俊晖已经获得了成功。其次,丁俊晖模式在国外已是司空见惯,国外极少专业的体校,极大多数体育明星都是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下成长。试问科比·布莱恩特、或是15岁就夺得过冠军的亨得利,他们的模式是什么样的?丁俊晖只是向国际迈进了一步而已。

  中国特殊的社会制度造就了特殊的教育模式,学生教育和运动员培养都是如此。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经历了体校到专业队,再到职业队的过程,再到国家队一如既往的集训方式,每个人都被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但对于

台球这样的非奥运项目,国家几乎不提供体校-专业队-职业队的成长道路,打台球的人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走与丁俊晖一样的路。而现在,李行、刘闯、李岩、张安达等一大批十几岁的小将正在沿着丁俊晖的脚印向前走,怎么能够说丁俊晖模式不可复制呢?看看体育在欧美的发展道路,我们甚至可以预测丁俊晖模式会成为以后的主流模式。而且它不仅仅适用于台球,不仅仅适用于体育。“
超级女声
”为有着歌星梦想的少女们搭起了舞台,非艺校科班出身的李宇春和周笔畅也算是从
家庭教育
中直接走出的“平民”阶层。

  丁俊晖为中国夺得首个斯诺克世界冠军的身份已不可复制,但他的成才模式完全可以复制。中国庞大的台球人口里,完全可以走出更多的丁俊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