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国球一:回归民间本色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0:31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10多年前,北京少年许国富每天推着自行车来到国家体育训练局,他的工作就是给乒乓球队送邮件,那时他的乒乓球已经打得相当好了,但他知道自己永远也没有机会与国家队的王涛打上哪怕一个球。所以他选择了邮递员这份工作,因为这样,他可以每天看到自己的偶像。因为乒乓球曾经是他生活的全部。 10多年后,已经步入中年的许国富又找回了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他参加了今年的
在中国,象许国富这样的乒乓球爱好者不知道有多少,这次报名参加国球大典的人就有6000多人。也许他们在原来的生活环境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个体,最大的爱好就是乒乓球。乒乓球并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对这项被称为国球的运动项目的痴迷,让自己对生活有了一分独特的向往。每当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赛场所向披靡时,他们从心底里更能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容国团、蔡振华、江嘉良、王涛、马文革、邓亚平、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这些名字是多么的让人振奋,但又是多么的遥不可及。 王者风范国球大典让每一个乒乓球爱好者的梦想都有可能实现。从海选开始,王涛、江嘉良、刘伟和吕林都在现场接受业余选手的挑战。从个人影响力来看,这些知名运动员要远远超过演艺明星,但他们对待普通球迷的态度只能让很多演艺明星汗颜。因为他们都知道,每一个人保持一种长期的爱好很不容易,只有从心底里热爱它,才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它。 所以,14岁的广西女孩庞国招一个人风尘赴赴地赶到了天津; 12岁的河南残疾少年胡二广打完了长沙的比赛,又在天津报上了名; 58岁的黄建疆去年没有冲进10强,今年又卷土重来…… 江嘉良搁下了上海的生意,王涛忙里抽空,刘伟也丢下了俱乐部的大小事宜。从长沙到天津,这些曾经为中国的乒乓球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现在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舞台,有的还在继续加固乒乓球运动基础的世界冠军们,一场也没空缺,陪着这些业余选手“玩”。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国球的真正爱好者不容易,中国的乒乓球能够长盛不衰更不容易。 一项运动之所以能被冠以“国”字的头衔,那是因为有着国人的全力支持。世界冠军和普通球迷能真正融为一体,也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名字:乒乓球……国球。 网友:小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