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尹波:世界杯不能没有“死亡”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23:02 济南时报 | |||||||||
世界杯,总会有个“死亡之组”。世界杯抽签之所以举世瞩目,最大的“卖点”,就是这两个字:“死亡”。 四年一度。这个夜晚,又有一群群痴情的球迷,要为自己钟爱的偶像而暗自担忧。
除了巴西,忠实拥趸最多的球队,大概就要轮到阿根廷和荷兰了;如果再往后数,排第四位的,应该是英格兰。2002韩日世界杯,阿根廷、英格兰狭路相逢;2006德国世界杯,阿根廷与荷兰冤家路窄。上次把阿根廷推上“刑场”的是瑞典;这次,顶替瑞典位置的,成了比瑞典见识过更多生死历练的塞黑。 有人会说,阿根廷是真正的悲剧角色。1998法国世界杯最经典的两场大战,均与阿根廷有关:他们惊心动魄地淘汰英格兰,同样惊心动魄地被荷兰淘汰。四年后,英格兰“复仇”成功,又置阿根廷于“死”地。再过四年,是荷兰延续好运,还是阿根廷洗雪耻辱?抑或,“第三者”塞黑从阿、荷夹缝中突围,把两大豪门之一推下深渊? 连续三届世界杯上演悲情大戏、连续两届世界杯陷入“死亡之组”的阿根廷,也许会愤慨不已地向上帝质问:为什么“死亡”的总是我? 其实,在上个世纪,在1994美国世界杯之前,世界杯历史上最悲壮的“死亡”属于巴西。自1970年三夺世界杯冠军之后,身为“足球王国”的巴西,不幸坠入了“死亡”泥潭。 1974年世界杯,巴西实力、形势大优,然而半决赛和三四名之战分别遭遇惜败,屈居第四。1978年世界杯,一路奏凯、几乎稳获决赛权的巴西,因东道主阿根廷与秘鲁那场永远的“疑问之战”踢出了不可思议的6比0,被挤出前两名,成为阿根廷决赛3比1击败荷兰首登冠军榜的垫脚石。1982年世界杯,拥有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等超级巨星,享尽“历史上最强大巴西队”之誉的巴西国足,踢出了世界杯史上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桑巴足球,却极其意外地输给了“混凝土式防守”的意大利,凄情出局,天地同悲。1986年、1990年世界杯,夺冠呼声最高的巴西,前者120分钟不分胜负互罚点球败给普拉蒂尼领衔的法国,后者围攻阿根廷城门89分钟后被马拉多纳一脚惊世妙传绝杀…… 直到1994年世界杯第四度捧杯,历经劫难的巴西才千辛万苦地逃出“死亡之海”。1994到2002三届世界杯巴西一亚两冠,马上到来的2006世界杯,他们又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争冠最大热门。可谓劫后余生,苦尽甘来。 世界杯跨入新世纪,“死亡”接力棒传给了阿根廷。难道阿根廷亦要像巴西那样,熬过20年漫漫长路,才能出头? 假如荷兰分到墨西哥那一组,塞黑跟波兰换一下……世界杯不就没有了“死亡之组”?球迷们不就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偶像走得更远? 然而,没有了“死亡之组”的世界杯会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了“死亡”的世界杯又会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死去活来的悬念,没有生不如死的痛苦,没有起死回生的快乐…… 世界杯不能没有“死亡之组”。世界杯更不能没有“死亡”。而且,“死亡”的主角,必须也只能是巴西、阿根廷和荷兰、英格兰这种伟大的球队。只有伟大球队的“死亡”,才会让世界杯“惊天地,泣鬼神”。在生与死、天堂与地狱之间,世界杯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