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投资人的权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9:52 东方体育日报 | |||||||||
能够操控国际队西迁一事的,只有一人,他就是国际队的投资人。或者说,他是这支球队真正的后台老板,是幕后的决策者。 外界都说,许作名是个“托”。明眼人,或是稍有消息渠道的人,我相信都可以判断出事实真相。问题是,在投资人百分之百决定足球队、教练和球员命运的今天,球员和球迷的呼声,又有多少分量?国际队酝酿西迁,发生在中国足球环境最为恶劣的背景下,发生
这样的记忆是该被推倒的时候了。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足球环境,是投资人主宰天下的世界。谁出钱,谁就是老板,谁就是老大,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在中国足球无人问津的今天,投资人的威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果说,以前还曾有球员威胁俱乐部的行为发生的话,那么今天,这样的行为等于是自杀。老板今天可以给你两百万的年薪,明天就可以不由分说将你挂牌,甚或是打出莫须有的罪名,将你“冷冻”。更“足球化”的口气是:废你,没商量! 不少人说,如今的中国球员成了“弱势群体”。尽管这样的说法显得比较狭隘,并且太过相对,但在中国足球的现状下,这一说法可以反映出某种趋势。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转会。尽管中国足协规定了球员身价的上限,并且有明确的计算标准,但是,在投资人说了算的足球世界里,这样的规章制度并不能杜绝“暗箱操作”。几年前,当优秀球员的身价开到千万元时,似乎依然热销。但在今天,几乎九成以上的俱乐部发出同一个声音:身价超过300万元的,别来烦我。一名国家队队员这样无奈地说:“从转会的角度来说,我真不希望自己是国脚,甚至希望自己的年薪低一些……”更多的现状是,不少俱乐部老板拿出一份月薪是几千元的合同,摊在球员们面前,问:“你签不签?不签,挂牌!”中国足协只有规定球员收入的上限,却没有下限。所以,球员的内心再无奈,再不满,也只有委曲求全。 再说国际西迁。操控的是投资人,球队是完全的被动者。在投资人眼里,球队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商品,只要所有权是他的,便可以自由操控。但是,你是否该尊重将士们的心情和意愿,是否该尊重广大球迷的心情和意愿,是否该尊重所有人多年来对你的付出和信任,是否该尊重这支球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作者:徐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