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东方体育日报:奖牌背后 中国体操“偏科”之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9:18 东方体育日报

  世锦赛结束了,中国队两金一银一铜的战绩看似不错,然而在奖牌背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虽然为传统体操强国,但我们却已经落后了,而且落后了很大一截。

  “程菲跳”的确带来惊喜,“鞍马王”肖钦的正名也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但是全能项目的苍白和团体实力的落后却不是这两块遮羞布可以掩盖的。之前中国体操为什么可以让世界震撼?是因为中国体操男队有一支能够拿团体冠军的队伍,有李宁、李小双这种技术和
气势上都能拿冠军的全能型人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进入了巅峰,黄玉斌和他的“黄金一代”成为了中国体操的骄傲。可惜的是,这种优势却没能保持下去,老将深受年龄和伤病的困扰,风光不再;年轻的一批却没人能够顶上来。

  虽然单项金牌和团体金牌都是金牌,但是其中的含金量,相信每个人都很清楚。沉寂一时的日本男队之所以全面复苏,就是卧薪尝胆培养了众多全能选手。所以在雅典,他们把

中国队拉下了马;在墨尔本,包揽全能前两名。即使本届世锦赛他们没有获得一块单项金牌,但是在团体和全能项目上的优势让他们的老大地位不容置疑。就像是程菲的跳马冠军不能表示中国女子体操已经领先世界的道理,中国体操的崛起还是要靠团体和全能两个项目上的全面复苏来证明。否则,只靠培养个别项目尖子选手的“偏科”策略,永远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辉煌。

  本届锦标赛,带伤上场的李小鹏忍着剧痛,夺得一枚银牌,很有几分悲壮的色彩。然而,在他失意的背后,却折射出中国体操男队整体滑坡、后继无人的尴尬。老将老矣,新人未现,在李小鹏之后,我们能期待谁成为中国体操新的领军人物,小将中目前还看不到希望。一两个如肖钦这种单项出众的新星们,严重的偏科却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没有全能的技术和灵秀的气势,如何担起重任。人才不继,优势不再,面对新规则的挑战,中国体操的路还很艰难。

  作者:车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